包括武器装备等方面的支持。其希望通过中国在朝鲜战场上对美国的制衡,来维护自身在远东地区的利益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整体稳定。战争的发展也让苏联看到了新中国的军事力量和斗争决心,进一步加强了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在国际上与美国的对抗态势更加明显。
4. 英国:英国作为“联合国军”的一员,跟随美国介入朝鲜战争。但在战争中,英国军队同样遭受了志愿军的沉重打击,其国内对继续参与这场远离本土且损失惨重的战争产生了质疑,也意识到新中国的军事力量不容小觑,开始重新考虑与中国的关系以及在亚洲的利益布局,在外交等方面对美国的一些强硬政策出现了不同看法。
5. 法国:法国当时自身还处于战后重建阶段,精力多放在国内事务上,但因追随美国加入“联合国军”参与朝鲜战争,在战场上也尝到了苦头。其对亚洲局势的关注度因这场战争有所提高,也看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崛起,开始思考如何在不影响与美国关系的前提下,调整对中国以及亚洲地区的策略,避免因战争造成更多损失。
6. 朝鲜:1950年朝鲜面临着美国等“联合国军”的侵略,国家陷入战火,在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出兵抗美援朝,对朝鲜来说是雪中送炭。朝鲜人民对志愿军充满了感激之情,两国军队并肩作战,共同抗击外敌,朝鲜得以在战争中稳住阵脚,保卫了自己的国家主权,后续也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展开了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地区和平稳定发展。
7. 加拿大:加拿大作为“联合国军”的一部分,参与了朝鲜战争,其出兵更多是跟随美国的战略决策。但在战争中,加拿大军队见识到了志愿军的英勇善战,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国内对这场战争的意义产生了争议,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以及对亚洲事务的参与度,对中国的态度也逐渐从单纯的跟随美国转变为更加谨慎地观察和思考。
8.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同样加入了“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在战场上与志愿军交过手,领教了志愿军的厉害。战争的结果让澳大利亚认识到中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影响力,对其原本的亚洲战略产生了冲击,开始思考如何在新的地区局势下保障自身安全和利益,对中国的认识也从片面变得更加客观,后续在处理与中国相关事务时多了几分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