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模样的人,懂什么?莫要在此多管闲事,这工程紧着呢,哪有闲工夫歇息。”沈逸云也不恼,依旧笑着说:“大人,小的虽不懂这工程之事,可也知晓这做事得劳逸结合,您这样一味地催促,怕是大伙心里有怨气,干活儿也不尽心呀。”那监工听了,觉得这话似乎也有点道理,便哼了一声,说道:“罢了罢了,那就歇息片刻吧,可不许歇太久了。”劳力们一听,纷纷向沈逸云投来感激的目光,沈逸云心中也颇为得意,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
可这水利工程建设哪有那么容易,没过多久,又出了新的难题。连着几日的暴雨,让那刚挖开的河道出现了塌方的情况,不少劳力被埋在了下面,幸好众人及时施救,才没出人命,可工程进度却被大大耽搁了。那负责工程的官员急得团团转,赶忙召集众人商议对策。一位老匠人皱着眉头说道:“大人,这雨下得太急,河道两边的土质本就松软,如今塌了方,得重新加固才行,可这一来,耗费的人力物力就更多了呀。”官员无奈地叹口气,说道:“那也没办法,只能继续想办法修了,这水利工程关乎着全城百姓的安危,绝不能半途而废。”
沈逸云听闻此事后,心中也为这工程担忧起来,他想着自己虽没什么大本事,可在这城里也算认识些人,说不定能帮忙筹集些物资,支援一下工程建设呢。于是,他便在茶楼说书之时,将这水利工程的难处讲了出来,呼吁听众们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支援工地。没想到,这城里的百姓们听了,纷纷响应,有的送来了木材,有的送来了粮食,还有的捐出了钱财。沈逸云将这些物资一一登记好,然后送到了工地,那负责的官员见了,大为感动,拉着沈逸云的手说道:“沈先生,真没想到你一介说书艺人,竟能为这水利工程做这么大的贡献,实在是令人敬佩呀。”沈逸云笑着说:“大人,这都是大伙的心意,我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只盼着这工程能早日顺利完工呀。”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程在众人的努力下又渐渐有了起色。可这时,又有人在背后打起了坏主意。原来,城中有个无赖,名叫王麻子,见这水利工程有朝廷拨下来的不少钱款和物资,便动了贪念,想着从中捞一笔。他偷偷联系了工地里的一个贪心的小吏,两人合计着,偷偷克扣工人的工钱,还把一些本该用在工程上的物资偷偷运出去卖掉。
有一回,几个劳力发现工钱少了,便去找那小吏理论,那小吏却耍赖道:“就这么多工钱,你们爱要不要,不想干就滚蛋!”劳力们气不过,便要去上头告状。王麻子得知后,害怕事情败露,便在夜里找人去威胁那些劳力,让他们不许声张。可这事儿终究还是被沈逸云知道了,他向来最看不惯这等欺负老实人的事儿,便暗中调查,收集证据,然后将此事告知了那负责工程的官员。
官员得知后,雷霆大怒,当即下令彻查此事,很快就把王麻子和那小吏抓了起来,严惩不贷,还将克扣的工钱和物资都归还给了工人们。工人们对沈逸云更是感激不已,都夸他是个仗义之人,沈逸云在这城里的名声也越发响亮了。
在这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沈逸云还结识了不少有趣的人物。有个从外地来的水利匠人,名叫赵师傅,这人手艺精湛,对水利工程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常常和沈逸云聊起各地不同的水利设施,说起那都江堰的巧妙,那灵渠的神奇,让沈逸云听得如痴如醉,也对这水利工程背后的学问越发感兴趣了。还有一位年轻的书生,名叫孙文轩,他本是来这扬州城访友的,听闻了这水利工程的事儿,也主动前来帮忙,负责记录工程的各项事宜,写写文书之类的活儿,他和沈逸云一样,有着一颗热忱的心,两人常常一起探讨如何能让这工程更好地造福百姓。
终于,经过数月的艰辛努力,扬州城的河道修缮工程顺利完工了。竣工那日,城里的百姓们都来到河边,看着那焕然一新的河道,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两岸的堤坝坚固无比,大家都欢呼雀跃起来,纷纷夸赞官府办了件大好事。沈逸云站在人群中,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慨,他想起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经历,从最初的好奇,到后来为工程出谋划策、帮忙筹集物资,再到揭露坏人坏事,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此刻都化作了欣慰与自豪。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水利工程建设或者水利相关事务的情况,且与大明各地水利工程建设动态有着诸多关联与可比之处。
在朝鲜李朝,当时也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主要集中在农田灌溉方面。朝鲜朝廷会组织百姓挖掘小型的灌溉沟渠,将河水引入农田,以此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他们的水利工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