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叫李师爷的谋士,眯着眼睛,捋着胡须,对宁王说道:“王爷,如今您袭封,正是大好时机啊,朝廷那边看似安稳,可实则有诸多空子可钻,咱们可以先在南昌一带,广施钱财,收买人心,再暗中训练些兵马,以备不时之需呀。”宁王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说道:“李师爷所言极是,不过此事需做得隐秘些,切不可让朝廷察觉了咱们的意图。”
另一边,朝廷也并非毫无察觉。朝中大臣们对于宁王袭封之事,也是议论纷纷,有的觉得宁王不过是正常袭封,不足为惧,可有的却忧心忡忡,担心宁王会步前人后尘,生出谋反之心。大学士徐溥便在朝堂之上,向孝宗皇帝进言道:“陛下,宁王袭封,臣以为需多加留意才是,宁王向来在藩地颇有些小动作,如今势力渐大,万不可掉以轻心呐。”孝宗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微微皱眉,说道:“徐爱卿所言,朕亦有所考量,不过尚无确凿证据,也不好对宁王如何,且先派人暗中观察吧。”
林渊在南昌城中,偶然听闻了一些关于宁王在暗中有所动作的传言,心中越发不安起来。他决定要去探个究竟,看看这宁王到底是不是真的在谋划着什么不利于朝廷之事。他先是去了一些平日里消息比较灵通的茶楼酒肆,装作不经意地与人攀谈,打听宁王的情况。
一日,在一家茶楼里,林渊正与一位老者闲聊,那老者神秘兮兮地说:“小伙子,你可知道,这宁王啊,最近在四处招揽那些个奇人异士,还买了好多兵器呢,也不知道要干啥,咱这南昌城的百姓虽说现在看着热闹,可心里也都有些犯嘀咕呀。”林渊听了,心中一惊,觉得这事儿怕是不简单,当下便决定要将这情况告知官府,也好让朝廷早做防范。
他来到南昌府衙,求见知府大人,将自己听闻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那知府大人听后,却皱起眉头,说道:“你这书生,可有真凭实据啊?这宁王可不是咱们能随便得罪的,若是无凭无据,胡乱上报,你我可都担待不起呀。”林渊急切地说:“大人,虽暂无确凿证据,可这传言甚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还望大人能派人去探查一番,以防万一呐。”知府大人见他一脸诚恳,便说道:“也罢,本官会派人去留意一下,你且先回去吧,莫要再四处宣扬此事了,免得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林渊无奈,只得告辞离开,可心中依旧担忧不已,想着若是官府不重视,那可如何是好。回到家中,他更是无心读书,每日都在留意着宁王那边的动静,盼着能有什么新的线索,好再次向官府说明情况。
过了些日子,宁王听闻了有人去官府告发他的事,心中大怒,便派人去查探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很快,他便得知了是林渊这个书生所为,当下便起了杀心,心想:“一个小小书生,竟敢坏我好事,绝不能留他性命。”
于是,宁王派了几个手下,趁着夜色,潜入了林渊家中。林渊正在房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他心中一惊,刚想起身查看,房门便被人一脚踹开,几个黑衣人闯了进来。林渊惊恐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想要干什么?”那为首的黑衣人冷笑一声,说道:“哼,你这多管闲事的书生,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敢和宁王作对,这就是下场。”说着,便举起手中的刀,朝林渊砍了过来。
林渊慌乱之中,顺手拿起桌上的砚台,朝那黑衣人扔了过去,趁着黑衣人躲避的间隙,他赶紧往门外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声呼救。家中的老仆听到动静,也赶来帮忙,可哪里是这些黑衣人的对手,没几下就被打倒在地。
林渊拼命地跑着,那几个黑衣人在后面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被追上了,突然,前方出现了一队巡逻的官兵,林渊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连忙朝他们跑去,大声喊道:“官爷,救命啊,有刺客,他们要杀我!”那队官兵见状,立刻拔刀相向,拦住了黑衣人,双方顿时混战在一起。
经过一番搏斗,黑衣人见势不妙,丢下几句狠话,便匆匆逃走了。林渊劫后余生,心有余悸地对官兵们说明了情况,官兵们这才知晓原来是宁王的人要杀他,当下不敢怠慢,便将此事上报给了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得知此事后,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赶忙将情况写成奏疏,加急送往京城,向朝廷禀明宁王可能有不轨之心,还派人暗杀告发之人的情况。
朝廷收到奏疏后,孝宗皇帝龙颜大怒,说道:“这宁王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妄为,朕定要好好查个清楚。”当下便派了一位得力的大臣,率领一队精兵,前往南昌彻查此事。
而宁王这边,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