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焱站在客栈的窗前,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再过几天,科举就要开始了。现在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
"公子。"影堂密探匆匆赶来,"有新的消息。"
"说。"
"发现赵广的人在暗中联络几个考官。而且"密探压低声音,"他们似乎在交换一些奇怪的物件。"
"什么物件?"
"像是某种特制的文具。"
林焱眼中精光一闪。果然,二皇子的人还是不死心。想用特制文具作弊吗?手段倒是不错。
"继续盯着。"他吩咐道,"特别注意那些文具的来源和去向。"
正说着,萧瑾从外面回来了。
"怎么样?"林焱问。
"那份名单上的举子,我已经接触了一半。"萧瑾说,"大部分人都很谨慎,不过"他露出一丝笑意,"有几个人的反应很有意思。"
"哦?"
"王明月、陈子规、张载之,这三人似乎对现状很不满。特别是王明月,他提到了一些地方官场的弊病。"
林焱点头。这正是他要找的人。敢于直言弊病的读书人,往往有着独立的判断力。这样的人,才能成为未来的助力。
"让影堂的人保护好他们。"他说,"不能让二皇子的人得手。"
"还有一件事。"萧瑾说,"我在拜访张载之时,发现他正在研究盐政。"
"盐政?"林焱来了兴趣。
"是的。他写了一篇《盐政论》,观点很独到。认为盐铁专营不利于民生,应当适度开放"
"有意思。"林焱若有所思,"看来这位张载之,不只是个书生啊。让人把他的文章弄来看看。"
很快,影堂就弄来了张载之的文章。林焱仔细阅读后,越发觉得此人不简单。文章不仅有理论高度,还有具体的改革建议。最重要的是,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济世之志。
"此人可堪大用。"他对萧瑾说,"你再去接触一下,试试他的态度。"
萧瑾领命而去。林焱则继续研究手中的情报。除了张载之外,另外几个人的背景也很有意思。
王明月出身盐商之家,却主张改革盐政。这种能超越家族利益的胸怀,实属难得。
陈子规更是有趣,他的父亲是个县令,但他却写过不少抨击官场弊病的文章。这说明他有自己的主见,不会盲从权贵。
"影堂主。"他唤来密探头领,"给我查查这几个人的所有交际。重点是他们在京城的来往对象。"
"是。"影堂主领命而去。
林焱继续分析手中的情报。通过这几天的观察,他大致摸清了各方势力的布局。
首先是太子一派。他们主要控制吏部和礼部,在科举程序上有话语权。但太子为人谨慎,不会明目张胆地干预考试。
二皇子那边则激进得多。通过赵广这条线,他们已经渗透了不少考官。而且还在暗中收集考生的把柄,企图控制未来的官员。
至于老太师,表面上保持中立,实则暗中观察。他督办科举,既是皇上的授意,也是他自己的选择。
"真是一盘大棋啊。"林焱感慨。
这时,影堂主回来复命:"公子,查清楚了。那几个举子在京城确实有些特别的来往。"
"说说看。"
"王明月经常出入一家书肆,那里是不少言官聚会的地方。陈子规则和几个翰林编修有联系。至于张载之"
"他怎么了?"
"他与兵部一个姓郑的员外郎来往频繁。"
"郑员外郎?"林焱眯起眼睛,"查查这个人的背景。"
很快,影堂就带来了郑员外郎的资料。此人在兵部主管边军粮饷,为人正直,常常与上司意见相左。
"难怪。"林焱明白了,"张载之研究盐政,八成是受他指点。这里面或许另有文章。"
正思索间,萧瑾回来了。
"如何?"林焱问。
"张载之果然不简单。"萧瑾说,"他提到盐政改革时,言辞恳切。而且"
"而且什么?"
"他说自己手上还有一些地方盐政的实据。这些证据涉及到一些权贵"
林焱眼睛一亮:"他愿意给你看那些证据吗?"
"他说要等考试结束后再说。"
"小心谨慎啊。"林焱点头,"这样的人,确实可以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