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自己的意见,路面宽度啊,线路方案啊。
民主虽然貌似低效,但是它会考虑到所有人的需求,并且为这个需求寻找支持与不支持之间的平衡点。
翻看历史,一个朝代的兴衰更迭,遇到英明神武的皇帝,国力蒸蒸日上,反之就
但是,谁能保证每一任皇帝都英明神武,执政之人爱民如子?
甚至同一个人,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这种例子同样屡见不鲜。
权利只对权利的来源负责,如果权利的来源属于上级,那他唯一需要讨好负责的就只是他的上级。
若是权利的来源是民众
这是孟德斯孟子说的。
白野原本总是想着怎么去监查官员,却忘了,最好的监查便是百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因为他们才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亦或是受害者。
这片土地上的人似乎从一出生便知道需要缴税,至于缴纳的赋税用来做什么?不知道。
说的市侩浅俗一些,我花了钱,是希望自己能过的更好,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才能过的更好,所以我将这钱交给由各行精英组成的朝廷。
本质上还是一种商业行为,我拜托你想办法,自然不会让你白干活,所以你可以拿其中的一小部分作为报酬,可如果你全拿了,还觉得理所应当,这显然就不对。
我跟着你打土豪,是希望自己能分到地,而不是让你成为土豪。
家人们愿意支持李姓男子,是希望他能继续给大家带来高性价比的商品,而不是
如今的朝廷有实行三权分立的土壤么?自然是有的。
它的框架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三省六部制。
重点是怎么限制皇权,肢解相权,也就是行政机构的内部结构。
至于司法和立法,无外乎现在的大理寺和刑部。
大理寺的权柄本身就极受重视,再将刑部独立出六部,基本的框架就出来了。
三权分立的优势就在于下限很高,上限嘛不好说。
当然,若是外界出现重大变故,三权分立的行政效率并不会逊色于专制。
就现在的朝局而言,专制无疑是最优解,现在身居高位的几人都是心系百姓的贤者,可以省掉很多不必要的扯皮。
可一旦北伐成功,若是依旧专制,那等赵鼎,李光这些人退下来,或是赵构又变了心思,百姓们又只能碰运气?
这无疑又成了历史的循环。
而恰恰也是北伐,成为了确立三权分立的最好契机。
中原克复,继而收回燕云,朝廷的外部压力基本就彻底消失。
赵构以及政事堂需要处理的政务将会堆积如山,丝毫不亚于重新立国,正是平衡皇权和相权的最好时机。
关于这些,白野拿不定主意,再好的制度,也要符合实际情况,照搬并不可取。
怎么平衡,怎么隐晦的剥离皇家的权柄,白野自忖没有那样的能力。
这需要配合先贤的思想倡导,慢慢的抽丝剥茧。
交代宁计,回复李光从重处罚,追不回的损失由青甸园补齐,下达处置结果的第一时间,由民报通传全国。
这也是为以后杜绝有限责任而提前做好铺垫。
无论是为官还是从商,一律追责到底。
当然,也不是一味的往上追责,这个尺度也要细细斟酌。
同时叮嘱白甲加强管理,以免再出现类似情况。
顺昌府衙后堂书房中,陈规披着裘衣打着哈欠,“贤侄啊,你知道现在已经几更天了么?虏人打到城下了?”
白野打个哈哈,“二叔年纪大了,觉少,不妨事。”
陈规目瞪狗呆,听听,这说的是人话?没好气道,“说吧,出什么事了?”
白野将三权分立的设想陈述了一遍。
既然人性无法避免,那是收买一个人容易,还是收买三个人容易呢。
新奇,又不算太新奇,多多少少还粘了点大逆不道,书房内沉寂许久,陈规有些复杂的看向白野,“长风对于人性就这般悲观?”
白野偏向荀子之道,反问道,“不然呢?”
就是因为太乐观,所以才会有王朝更迭。
“限制皇权,分散相权”陈规喃喃自语,“容我好好想想。”
限制皇权好理解,分散相权,现在的宰相可是赵鼎啊,下一任是谁也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