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小阿英,张开她的小小嘴巴:
“我想——我想看女娲娘娘……”
女娲造人的故事,女娲补天的故事,女娲皋媒的故事,女娲赐酒的故事,女娲制乐的故事……
父母对于自己的婴孩,绝大多数都是宠爱的,对于这颗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掌上明珠,龙国的国君夫妇自然更不例外。想着女儿以后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总依在她的小小床上,和她讲说许多的故事,其中女娲娘娘的传说,小阿英最听得进去。
幼小的心灵里,女娲娘娘,就是救苦救难的大英雄呢。
因为多日的不吃不喝、发烧和呕吐,此时小阿英的生命气息,已经极为虚弱,但是她的心理,还燃烧着女娲娘娘给她的一丝亮光。虽然是个只有两三岁的婴孩儿,但她让人心痛地坚强和懂事,似乎很能体贴到双亲的难处,为了减轻大人的痛苦,向恨不得为她捧出所有的父母,提出了很是清晰而明确的愿望:要去看一看女娲娘娘。
想看女娲娘娘?
那就带她去看一看女娲娘娘的圣象吧。那个,女娃庙里就有。
龙国境内,女娲庙有几个,聚邑是离龙国都城最远的一个。但是请巫祝贞占了一番,“东南形胜!”,觉得聚地的方向更为妥当。
夫妇两个做好商量,于是就带着一行人员前往姑子山来。他们议定好了,让孩子看过圣象,就把孩子留下来,让几个宫女带着她,陪伴在女神的庙殿里度过最后的时光。等孩子合眼之后,即于姑子山上神庙的旁边起一个坟包,让她安眠在那里。
虽然在正神的日子里朝拜的人不少,但当时这个庙其实还很小,只有一个庙殿,庙里也只有三两个照顾香火的人。神圣是如何在这一方土地上留下她的足迹印记、又如何被人世代相传下来?就算是龙国最上年纪、最有见识的乡老,也说不出来了。
“那个女娲庙,打我爷爷记事起,就是一直都在的。”
几个乡老都这样说。
国君夫妇一行人只在庙里待了半日,孩子就带着满意的神情,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两个陪伴她的宫女,随即也被赐死殉葬。
命人挖掘好了坟墓,殉葬的宫女入了木棺,孩子的躯体被放置在一个大瓮棺里,候日下葬。
是庙官师傅胆子大,在夜里走近瓮棺去看过了小孩一面。陶瓮还没有盖上盖子,师傅凑上去听了听她的气息,就断然地把她从瓮里抱了出来,连夜使用自制的土药,竟然气息调匀起来。次日禀报过国君,并不责罚,同意由着这庙老官继续救治,不担责任。
谁知道,五七日后,小阿英还真地回了阳了!
痛彻心扉的双亲,虽然又升腾起了怜爱之心,却又时而担忧,怕这只是痛苦的延长而已,时而又觉得,既然到了如此一步田地,不如索性让庙官师傅放手去治。于是,下令随行人等一个不留山中,一律回到都城。听天由命吧,不想再受那生离死别的煎熬了!孩子的一切,完全托付给了神庙的庙官,由其负责到底。如果反复,再有三长两短,就便葬在已经挖掘好了的公主坟中,即可。
不知道是女娲娘娘显灵,还是庙官师傅的用心救治起了作用,或者是山上与宫中的气候环境不同,以气养气增加了孩子的生气,也未可知。总之,慢慢地,孩子奇迹般地好了!
后来,阿英就在姑子山上生活了三四年,由庙官师傅一手带养着。
孩子被接回龙都后,姑子山上的神庙,就由一个小殿变成了一个正殿和两个偏殿,然后又增加了一些人员,并多了一些堂屋。而后,这庙就升了规格,纳入衙司之制,成了一尊之司。君夫人也亲来庙司还愿,谢神灵和居住过的。
只是孩子没有同来。据说,孩子不能来,因为魂气儿需要安稳几年。可能是怕她碰着屈死的亡灵来相纠缠吧。
很奇怪的,在这八年之中,神庙的圣象是空置的。龙都也传令来:几年之内,庙殿内不准塑像,因为…到时候,需要大塑特塑的。不过,有人说,都廷的后宫里,却多了一尊神像。
……
看着师傅捧出来的被自己打破的玉杯碎片,阿英的眼睛里,已经蕴满了泪珠。多少个日夜,她都想回来看一看这里,看一看师傅老人家,也顺便祭奠一下两个死去的宫女姐姐。可是,国君和母后不允许啊。
此时的西老官的眼睛,也是湿润的,不过,他很能克制自己的情绪。
曾经的两个旧庙工,已经前往他处了。东老官则是他的一个老友,是被他上报大令府,获得准许,请了而来任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