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精讲的第十部分,这里将会把前两部分讲完。
中郎城之战,陈庆之失败了。
陈庆之失败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被萧梁扶持的北魏皇帝元颢不信任他。
元颢身边的部下元延明有想法,他想杀了陈庆之,并且消灭掉白袍军,但是元颢认为,陈庆之可以部署在中郎城牵制尔朱荣。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尔朱荣命令军队强行渡过黄河,趁着元颢立足未稳,把元颢杀的大败。
陈庆之受到元颢惨败的影响,被迫从中郎城发起战略撤退,但是找不到路回去,这个时候,林殊在遭遇战中遇到了独孤信。
这一段我写的林殊这个人性格比较感性,独孤信希望林殊能够投降,从而能和独孤流光在一起,不要让独孤流光感到孤独,耽误独孤流光的期待,可是林殊却想回到大梁,效忠国家。
后面的“琅琊终榜”篇中主角从林殊转变为林殊之子林炎,而林殊性格比较复杂,他想忠于大梁,但是又舍不得独孤流光,家国情怀和儿女情长兼备,由于林炎军武上的老师是独孤信,智谋方面的老师是韦孝宽,所以林炎做事显然很有北朝乱世英雄的风范,一是比父亲还要不怕死和凶狠,二是在朝堂权谋方面言出法随,没有太多个人私欲在其中。
作者这里写“史料本”林殊,其实还是参考了部分琅琊榜原着梅长苏的影子,我看了很多遍电视剧和小说,我觉得原着版本的梅长苏其实有女性感性的一面,所以我在写史料本部分的时候,把这种复杂的性格加了进去。
独孤信给林殊指了一条撤退的路子,陈庆之按照林殊提供的路线撤退,但是途中自然灾害不断,陈庆之只能解散白袍军,而最后,陈庆之和林殊互相剃发,伪装成和尚,逃回了萧梁。
而另一方面,卓鼎风牵动萧正则在广州造反,最后被带着一群杀手的百里奇消灭掉,卓鼎风被戳成了筛子。
陈庆之北伐失败和卓鼎风被杀导致了一个极其恶劣的结果,那就是萧统遇刺。
首先,陈庆之的失败,意味着林殊将江左盟用来进贡给朝廷的粮食全部浪费掉了,朝廷就此对江左盟做出了进一步制裁的决定,此外,卓鼎风的死,使愈发落为下风的萧正德展开了谋杀萧统的打算。
卓青遥劝萧正德,说要杀了萧统,因为他得知一个消息,萧统回到红袖招告诉江左盟盟人朝廷的下一步决定,就此,萧正德决心将萧统刺杀。
刺客谋杀萧统,萧统遇袭,有一刀砍伤了萧统大腿,但是没有把萧统杀死,但是萧统也陷入了严重的虚弱状态中,但是萧统受伤后,萧衍居然做了个匪夷所思的决定,除了萧正德以外,所有双刹帮成员必须死。
这样一来,江左盟暂时逃过了危机,他们借着这个机会,发起了对双刹帮更大规模的报复,并最终杀掉了季赢,把双刹帮的势力彻底消灭。
这些事情的发生,为后面萧梁发生的种种更大的危机埋下了伏笔,如“侯景之乱”篇中,江左盟的收入越来越少,很大原因是江左盟在陈庆之北伐失败后,在背负朝廷贡粮的重压下,江左盟又大肆散财攻打双刹帮,就此,在财政方面,江左盟伤筋动骨,遭到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而萧衍一直有不杀宗室的原则,所以萧正德活了下来,并在侯景之乱中成为候景的带路党,给梁朝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萧统受伤,卧病在床,这个时候赶上了马政问题。
南朝是很缺战马的,这个时候萧衍打算搞些战马来,提升梁朝军队的战斗力,那么马匹的来源有两种,一是蜀地,这里可以和吐谷浑进行交易,二是自己养,自己养得考虑到方方面面。
第二个比较难,要交给朝廷报批、计划、实施、建设、维护管理等等,这一方面靖王不太明白,直接狮子大开口承诺次年可以给梁朝提供一万匹战马。
电视剧琅琊榜中,马政问题一扫而过,靖王赢了誉王,不过这里作者把“史料本”部分写的非常复杂,这里的马政问题,其实暴露了武陵郡王萧纪和靖(湘东)王萧绎之间严重的冲突,这也是未来侯景之乱中萧纪和萧绎爆发战争的原因之一。
萧纪劝萧统,说你要小心萧绎,萧绎不是什么好东西,他老把赤子之心挂在口上,但他是不是这样的人,你真的难捉摸,因为老是标榜自己是某种性格的人,他往往就不是这种性格。萧统另一方面跟林殊谈了谈这件事情,希望林殊你作为萧绎的生死兄弟,你还是劝劝萧绎吧,马政的事情呢,我自己私下办了,靖王增光就算了。
而且这里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