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大家在三国演义中见过诸葛亮的空城计,不过那是杜撰,而王思政的空城计则在历史上真实存在)
这场邙山之战,令西魏损失非常惨重,宇文泰带领了八万大军前往北豫州和高慎会合,一时间兵马云集,达到十万之众,经此一战,宇文泰损兵折将六万余人,如今,整个西魏的总兵力只剩下了四万有余,而当初投降宇文泰的高仲密(高慎),也被高欢的兵马团团包围,最终被高欢杀死。
王思政正在坚守弘农粮仓,若干惠引西魏剩下的生力军撤了回来,而背后还有一大批西魏的残兵败将,他们丢盔弃甲,抓着破烂的旗帜,王思政见这般惨状,便知西魏大败而归。
“若干将军,你要引兵去哪里?”
若干惠“王大人,我们一起撤吧,撤到潼关,我们这一仗败得很惨啊!我也就和你说了,快撤吧,据守潼关天险,日后再徐图良机!”
王思政对若干惠说
“将军,你先撤吧,思政自有妙计!”
若干惠“王大人,你有妙计?现在高欢少说有个七八万兵马,你可不要以卵击石啊!”
王思政“若干将军,现在要是一块撤退的话,高欢必然认为我军势穷,兵少怕他!但要是不撤退,这里依旧是前线,我可以给后方腾出一点时间。”
若干惠皱眉,只好抱拳“将军,保重!”
王思政点头。
许久之后,王思政等来了同时撤退回来的宇文泰还有独孤信、于谨、梅长苏等人,背后跟上来了几千残兵,王思政急忙出城接应,宇文泰说
“思政,你在这里就好啦!现在我们必须撤回长安修整,士兵已经无心恋战,思政,你们也一块和我走吧。”
王思政“大丞相我”
梅长苏出来插嘴,说
“大丞相,王大人不能撤退!他要是一块撤了,高欢一定认为我们兵力现在奇缺,他肯定会倾尽全国兵力攻击我们的!”
宇文泰“思政,你有破敌妙计?”
王思政说“有,大丞相,您把这些残兵留下一些还愿意作战的人,还有旗帜,一定要受损不严重的,还有天气热了,让士兵把盔甲脱了,留在我这里放着吧,绝对有用处!”
独孤信挥挥手,让属下的精锐都走出来,独孤信说
“你们跟着王将军在此守候!我随大丞相回长安!”
精锐“是!”
大家跟着一块往长安撤退了,留下王思政,还有独孤信提供的一千多精兵。
高欢决心引兵入陕,他把八万大军聚拢起来,开始召开军议,而高欢正在军营中视察军情。
“哎哟,什么时候才回邺城啊?我可烦死了!”
“就是啊,这次上头话也没说什么就让我们去打仗,咱可愁死了!”
“对啊对啊,以前打仗的时候,上头都有说,打完了回去奖励多少东西,现在什么都没提,咱还有几个同乡死在了邙山!”
高欢背着手,心里有些担忧了,又在想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们出师的时候没有准备,所以士兵对这一战的积极性不高,如果再将兵入陕,难免遭到大败!”
高欢急忙回到大营中,现在所有将军都等待好了,封隆之之子封子绘和武将陈元康建议道
“大丞相,眼下宇文泰损兵折将过半,这一战我们搜到战利品中,有宇文泰手下精锐的盔甲,显然他下了血本在打这仗!”
高欢听完此言后,扭头朝着溃败的东魏左军的那些将领们看,他们垂头丧气。
高欢知道想再前进的话,整个队伍的意见不一,即便东魏左军的将领答应进军,恐怕士气也是低落的很。
“大丞相!请下决定吧?”坐在一边的段韶如此说道
高欢告诉段韶
“孝先,你觉得值不值得将兵入陕呢?”
段韶思考些许,说
“眼下是最值得将兵入陕的,不过有风险,我军右军大胜,左军大败,右军想打仗,左军不想打仗,所以真正可以用于调度的兵马,不过中军和右军罢了,大丞相,实在不放心的话,可遣彭乐将兵两万,攻弘农,看看宇文军队的反应,如果宇文贼军不战而退,则证明宇文贼军非常害怕我们,如果宇文贼军坚守在此,我们就要考虑,别的方法了。”
高欢“彭乐!你将兵两万,攻打恒(弘)农!”
彭乐率领两万大军杀向恒农,来到恒农城下时,却见王思政脱光上半身衣服,躺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