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撇干净。
&esp;&esp;“既然如此,”他问道,“胡转运使到达云州交接完粮草,为何没有回京,反而滞留十几日呢?”
&esp;&esp;刘砚端起茶碗,呷了一口茶。
&esp;&esp;他的茶是粗茶,随便碾碎煮熟,苦涩提神。有时候吃到茶沫,也咀嚼咽下。一面吃,一面抬眼看胡稼的神情。
&esp;&esp;他审过很多案子,见过很多疑犯。这么多年来,他守在京兆府尹的位置上,知道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有个明辨是非的父母官,比什么都强。
&esp;&esp;他的夙愿,便是一生没有冤假错案。
&esp;&esp;这一次也不能有。
&esp;&esp;刘砚已经从胡稼脸上,看到一闪而过的心虚。
&esp;&esp;胡稼的眼神瞟向躺着的尹世才,又迅速收回,淡淡道:“下官曾陪同楚王在晋州办案,伤了身子。长途跋涉旧疾复发,不得不在云州歇息一阵。”
&esp;&esp;“病了?”许久没有开口的大理寺卿崔玉路关切道,“可有就医的医案吗?”
&esp;&esp;“有。”胡稼道,“就在家里,稍后可以送到。”
&esp;&esp;刘砚微微皱眉。
&esp;&esp;对方回答了问题,似乎无懈可击。
&esp;&esp;但是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是要栽赃陷害,那么他便会事先筹谋得当。比如,千里跋涉,带回了就医医案。
&esp;&esp;那便只能从别的细节入手。
&esp;&esp;“胡转运使,”刘砚点头道,“既然如此,本官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一个病人,为何不在城中躺着养病,反而冒着风霜苦寒,两次离开云州城,到关外去呢?”
&esp;&esp;刘砚眼前堆着厚厚的文书案卷,他一面说,一面在里面翻找,最终找到一本厚厚的册子。
&esp;&esp;那册子的纸张很粗糙,上面的字却写得端端正正。
&esp;&esp;刘砚的声音越来越大,说到最后一句,把那本册子丢出去,正落在尹世才胸口。
&esp;&esp;尹世才大叫一声,险些当场晕过去。
&esp;&esp;“给我的吗?”他忍痛问道。
&esp;&esp;“给胡转运使的,”刘砚解释,“没扔准。”
&esp;&esp;“下次不要扔了!”尹世才拿起册子,举到空中,费力看了一眼,道,“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