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司马丹出使所乘之安车,不仅要彰显他的尊贵身份,更需兼顾他的虚弱身体,只有舒适安稳了,方能助他顺利完成出使车师的外交使命。
闲话少叙,转眼间红日西沉渐黄昏了,武员过来问“国公爷,天已经将晚了,我们可否打发人通知下就近的馆驿,今晚就在他们那休息了。”
这武员本是邢县县衙的武督头,和王令一起被太上皇调上京城的。
这次派司马丹出使西域,肖锋心里也是很过意不去的,为了照顾司马丹,皇帝特意选择武员做此次西域之行的都尉一职,由他统管这一百名卫士,司马丹和他相熟,沟通起来也很方便。
司马丹见他过来,忙赔笑道“武大哥,我出门少,这路上的情况就全权委托您了,您觉的什么时候投宿合适咱们就什么时候投宿,您觉的住哪里好咱们就住哪里?总之我是把我这一百多斤交给你了。”
如此大撒手,武员都听了乐了,因此也笑道“不怕我把你带到荒郊野岭去喝野风呀。”
司马丹忙招呼他上车,因为对话很痛快,武员也不墨迹,抬脚上了车,司马丹忙亲自给他斟了一杯茶水,武员也不客气,信口饮了,司马丹见他如此,也是高兴的很,笑嘻嘻的还要在斟,武员忙拦着说“别斟了,我刚刚喝了水,现在并不渴,是因为是你斟的,我想如果我不喝,你会觉的我不实在,才一饮而尽的,这要是还灌下去,我就不用吃饭了,光喝水就喝个水饱了。”
司马丹见他说的有趣,就嗤嗤笑了起来“本来我还要请你吃果子呢,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不请了。”
武员看了看几案上摆着的果子,一丁点也没有动,心疼的说“还反胃厉害吗?上午吐了后,你就没有吃东西,子珪呀,这一路上山高水长的,你这样撑不住的,你病了咱们都得停下来。”
司马丹知道武员说的在理,可确实太心急了,他的烧刚刚退了,就着急上路。
身体对他有很大意见,这不第一天就整出下马威,司马丹从来不知道坐个马车而已,他怎么就吐的像个孕妇呢。现在人家武员又说“你病了咱们都得停下来。”这种大实话了。
司马丹害羞的低下来头,小声说“武大哥你说的对,是我任性了。”
他这个样子武员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就介绍起来随行的副都尉以及护卫的分工情况了。
原来这一百名护卫,武员是都尉,还有三个副都尉分别叫陆方、石角、戚正。剩下的九十六名卫士,分为三队,每一队三十二人,分别由一名副都尉管理。
出使一行护卫的分工,是至关重要,平常无事的时候,令一队轮休,以养精蓄锐。
因为长途跋涉之中,体力之消耗甚巨,适时休息,方能保持队伍之士气与战力。剩余两队,可一队开路,以探地形、察险阻,确保队伍安全行进;另一队垫后,以策应整支队伍的安全。
等过些日子,可三队轮番开路、行进、垫后。此法虽稍显繁琐,却可确保每队护卫有机会熟悉沿途情形,提升整体的应变与协同能力。且轮番行进,亦可避免队伍过于疲惫,保持行进之速度与效率。
当然这两种分工也不是定死不能变更的。这一路上肯定会遇险峻之地,则可增派开路的队伍,确保安全;如果不幸遇到威胁,则可加强殿后的力量,以防不测。
想的很周到,司马丹听的频频点头,并且站起来,对着武员行了个长躬礼,“谢谢武大哥,现在咱们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你我兄弟携手,同舟共济呀!”
武员连忙回礼,“既然都叫武大哥了,就别这么客气了。我都叫你字,不叫国公爷了。”
司马丹笑出两个大酒窝“行,听武大哥的。”
武员来京城这五年,步步高升,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王家司马家对他有恩,他当然要知恩图报,他在京城买宅子,安排孩子进太学读书,王令和司马丹都多有出力。
古籍有云:“驿,置骑传舍也。” 驿站,原为供传递公文的人及过往公差人员换马休憩的所。从周代就开始接待过往官员。住宿安排,自有定式。
首先是凭证制度。过往人员至驿站投宿,须持有官方旅行凭证,此历代通制也。《周礼》规定在驿站投宿要持“符券”,战国时“节”为投宿驿站之官方旅行凭证,汉代则为“木”和“符卷”,唐以后,“过所”及“驿券”取代前制,而后又有“信牌”、“勘合”之名目。凭证之上,需写明过往人员之身份、行程、所需服务等,以供驿站查验。
这不同的人是有不同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