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回头看去,一个身披盔甲、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将军在一名副将和几名披甲侍卫的簇拥下,从城头的另一侧快步走来。
此处城头的众官兵纷纷躬身行礼,口称“大人”。
“阿爹。”正在参与抢救伤兵的白袍少年欣喜地迎上去。
谁知老将军脸一板:“战场之上无父子。”
“大人……”白袍少年委委屈屈地行了一礼。
破晓眼皮带水地迎上前,双手抱拳:“草民破晓见过大人。”
老将军自是得悉了破晓的神勇事迹,满眼赏识,忙不迭以手相扶:“原来是破……晓义士,果然是少年英雄,勿须多礼!老夫扬州刺史樊仁。”
刺史乃一州最高长官,眼前的樊刺史便是扬州的主事者了。
如同其对破晓的称呼迟疑了一下,破晓对樊刺史的大名也有点讶异,樊仁——凡人也,这名字起的一言难尽呀,是自甘平凡,还是认清现实?
破晓想起一件重要之事,当即从怀里掏出那片小铁牌,向前一递:“大人可识得此物?”
樊刺史一见此牌,竟有些失态,“啊也”一声,眼露激动,当即将城防之职交于副将代掌,自己拉着破晓下了城,说是给他接风,显然有事相谈。
破晓见鬼师铁券果然有效,乐享其成,相比于自己打生打死的毛遂自荐,还是有人铺路最好。
当然,自己如果没有刚才的一番表现,樊刺史也未必对他器重,说到底,自身实力才是最好的通行证。
下城时走的是城墙内侧的漫坡道,可骑马上下城,乃战时运兵、运送粮草和武器的生命线。
在两名侍卫的守护下,破晓跟着樊刺史缓步而下,借着黄昏之光,庄园内部尽收眼底,房屋鳞次栉比,道路纵横,间有园林,好一个城中城。
不过也看到了不少流星坑和坍塌的房屋。
随着入夜,那烽火黑烟已然熄灭。
樊刺史坦诚以告,庄园名曰“锦昼”,取锦衣昼行之意,占地九百亩,大屋三千,楼宇百幢,在地动和流星雨中损坏约三分之一,但粮草相对充足,又拥有泉眼,目前藏兵五万,收纳百姓二十万。
而城中各处皆有积存,若是汇聚起来,可够几百万人存活数年。
而今扬州城破,大量百姓散落在外,难逃尸暴之劫。
今日庄园一战,堪称惨胜,兵员损失十分之一。
若能收拢各地残兵,防守有道,坚持数年不成问题。
但扬州若失,江南将无人耳。
破晓心中大致有数,跟林清儿的介绍差不多,对樊刺史肃然起敬,大旱三十年,还能经营出这一份巨大产业,无论是能力还是魄力,缺一不可。
他沿途看到屋舍之中有炊烟,有人声,有婴儿啼哭,街道上空无一人,秩序井然。
破晓闻到饭香,想到毁于火海的背囊,尤其是那一瓶辟谷丸,甚是肉痛。
他转念一想,扬州美食甲天下,自己便好好尝尝人间烟火吧。
樊刺史介绍更多庄园内部详情,破晓此前若是潜入,未必能了解过多情况。
可以看出樊刺史一人独大,不像鬼市三行首之间还有明争暗斗,倒省却后顾之忧。
如此边走边说,几人沿着主路直线,到了一座大堂前,匾额上书三个红漆大字——“锦昼堂”,两侧有貔貅石像,庄严肃穆,像是官衙所在地。
战时不开堂,他们从侧门而入,内有带刀衙役,提着灯笼警戒,有小厮上来帮樊刺史卸甲,官威不小。
破晓第一次见识到官场秩序,深以为然,如今是末世,比战时更危殆,若是不从严治下,早就乱了。
这老头绝对是个人物,可惜生不逢时。
樊刺史除了外甲,只穿锦袍,脚步轻松,顿时快起来,可谓老当益壮,一马当先,领着破晓来到一座楼前,上有“忘机”二字。
樊刺史轻叹一声:“余自幼向道,建此楼时取忘机,指望有日能忘却人间机巧,专心修道,可惜大势不饶人也。”
破晓心头一跳,这据守一方的老头竟是向道之人,难怪对鬼市铁券如此看重。
樊刺史转头吩咐两名侍卫:“你二人守在此处,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喏!”两卫领命。
进了楼内,破晓本以为有大鱼大肉享用的接风宴,连杯清茶也看不到,青砖铺地,几个蒲团耳。
樊刺史忽然改了称呼:“破晓道友,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