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出门的人都是农民,不认识字,其他人自然也是如此。几个农民凑在一起正准备散去,却意外发现守城的士兵向他们走来。官爷来了!
农民们拿起扁担,准备逃跑。“官爷,我们只是进城卖菜,手续齐全的。”
“我不是来抓你们的。”小兵笑着解释道,“刚才听见你们问这红纸上的内容……”“我来给你们讲清楚。”小兵指着公告,“王上和赵书先生开设了一所学校,招学生,凡家中十六岁以下的孩子,都可以送去,去了就有奖励。”
“多少奖励?”挑担的农夫眼睛猛地睁大,“我没听错吧,钱!”周围的农民都被这话惊住了,钱,钱!
一个家庭辛苦劳作,半年也未必能赚多少钱。“官爷,这孩子送去后,什么时候能回来?”农民心中也在权衡。
如果是小孩,送去就有钱,自然是好事;但如果是成年孩子,超过十二岁,留在家里吃饭,外出耕作,一年也能挣些钱。送去个一年半载,似乎就不合算了。
因此,他们忍不住多问了几句。小兵并未生气,笑道:“只要去报名,待在学院一天,就可以回家了。”
此时,村庄里的鸡犬早已醒来,那些刚才进城劳作的村民,此刻又急匆匆地扛着担子往回赶。妇女手握簸箕,正给鸡群喂食野菜,看到丈夫又挑着担子归来,赶紧放下簸箕,快步迎上前,神情紧张:“发生什么事了?城里不让进吗?”
“不是的!”男子放下担子,冲进屋内,孩子们还在炕上熟睡。他一把把四个孩子唤醒。“孩子们,起床,跟我进城去。”他咧嘴笑着,牙齿几乎不见眼底。“怎么回事?”女人紧跟在后,一脸困惑。
“我也说不清楚,就是城里让十六岁以下的孩子去,每去一个能得一钱。”“只要待一天就行。”“哇!还有这样的好事!”女人惊喜地喊道,眼睛闪烁着光芒。“快点,穿好衣服跟爸爸走!”
秦始皇看了都赞许!
黎明时分,鸡鸣声嘹喨。
曙光初照,咸阳城内已是人潮汹涌。孩子们在咸阳学院门前排起长队,父母在一旁陪伴。站在最前面的老师,逐一记录孩子的姓名,并发放身份铭牌。
“这是你们的身份铭牌,非常重要,如果明天要离开,别忘了带回。”儒生边说边将一枚铜钱交给每个孩子的家长,“每位孩子一钱。”家长握着粗糙的手指感受着铜钱的温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一年的辛勤劳动,似乎都不及此刻送孩子入学的价值。“嗯,明白了,明天我们就能来这里接孩子了?”
“没错,明天还是这里。”老农驼着背,拉扯着孩子的衣角,“进去听老师的话,好好照顾弟弟妹妹。”
队伍中的孩子们,最小的已被送入,那个黝黑瘦弱的大男孩,在提及弟弟妹妹时,骄傲地挺起了胸膛。“我知道,爸爸!”
手捧身份铭牌,名叫二愣的小孩,带着无名的兴奋,踏入了学院的大门。佩戴着身份铭牌的孩子们,聚在院落之中。
进入学院大门,眼前是一个宽敞的四合院,洁白的墙壁透出书香,与他们这些农家子弟显得格格不入。
二愣走到弟弟妹妹身边,四周环绕着同村的孩子们。这里早已来了不少学生,他们年龄各异,交织在一起。
\"已经够三个人了,去领衣服吧!\"门口负责登记的儒家学子对照着名单大声说道。不久后,愣愣看到又一个身穿华丽锦衣的年轻人走到他们这群孩子们面前,\"跟我来,先去洗漱换衣服。\"吕志微笑着对学生们说:\"以后就叫我吕老师吧。\"愣愣跟着人群进入了一个巨大的空间,空气中弥漫着热气,周围是换好衣服的孩子们,年龄相仿。
他甚至看到了村里一个孤儿的身影。\"每个人都有 的洗澡间,柜子里有替换的衣服,照铭牌找就好。\"吕志的声音适时提醒了愣愣。他有点胆怯地看着其他同学,已有胆大的学生拿着铭牌走进去了。
第一个走出的学生,铭牌和对应的隔间一起亮起,上面显示了他的名字——\"王勇\"。有名字就意味着他们的父母在战场上立过功,这让愣愣有些羡慕,村里大多数孩子都只有贱名,只有理正家的孩子才有正式的名字。
到了十二岁,他们就可以外出工作,那时才去求理正取个名字。而今年,愣愣正好十二岁,本打算过段时间再提这个请求。这次父亲却让他直接找老师。不一会儿,已经有孩子找到了自己的隔间,愣愣也拉上弟弟妹妹,先帮他们选好了。
八赢政看完都赞不绝口!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