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就有车过来拉任务猪,是一台大解放,70年代的大解放。这可是个大家伙,在这个年代,它就像是陆地上的钢铁巨兽。解放大汽车浑身散发着一种质朴而又坚实的气息,军绿色的车漆,虽有些地方因岁月和路途的磨砺掉了漆,露出斑驳的底色,但这反而增添了它的沧桑感。
它的车头,方方正正,像是一位严肃坚毅的战士的脸庞。车头正中央,“解放”两个大字,那字体有着一种独特的力量,犹如旗帜般醒目,象征着那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人们对自由和发展的渴望。车灯就像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尽管玻璃有些模糊不清了,可在阳光下仍泛着神秘的光,仿佛在诉说着它走过的漫长路程。
车的保险杠,粗壮结实,有着不少磕碰的痕迹,那是它在无数次行驶中与坎坷路况搏斗留下的勋章。引擎盖长长的,微微隆起,下面藏着那台充满力量的发动机。每当它启动,那发动机发出的轰鸣声,低沉而有力,就像大地在震颤,让人心潮澎湃。那声音能传出老远,仿佛是它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到来。
再看车身,大解放的车斗宽敞无比,两侧有着高高的挡板,那是为了防止货物掉落。车斗的铁皮,厚实得很,虽然经过多年的使用有些地方已经生锈,但依然牢固可靠。这一次,它是来承载任务猪的,那些肥硕的猪在它的车斗里,就像找到了一个临时的“猪舍”。车斗的底部,有着一些之前运输留下的印记,有干草的碎屑、一些不知名的粉末,这些都是它丰富阅历的见证。
车的轮胎,又大又厚,轮胎上的花纹已经被磨得有些浅了,但它们依旧紧紧地抓着地面。那巨大的轮胎就像四个坚实的圆盘,支撑着整个车身的重量,带着它走过无数的山川田野、城镇乡村。每一道花纹里,都似乎藏着一个故事,或许是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的挣扎,或许是在平坦大道上疾驰的畅快。
车的驾驶室,空间不大。方向盘有些破旧,上面的握把都被磨得发亮,不知道有多少司机曾紧握它,掌控着大解放的方向。仪表盘上的指针和刻度,虽然简单,却准确地显示着车辆的各种状态。座椅上的皮革已经开裂,露出里面的黄海绵,但坐上去依然有一种别样的舒适感。那是一种属于劳动人民的舒适,带着质朴和实用的气息。
马斌也看热闹,帮忙称分量。他袖子高高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这对他来说可算是平淡日子里的一桩趣事。猪圈里,肥硕的任务猪们似乎也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氛围,哼哼唧唧地叫个不停,有的在泥水里不安地打着滚,溅起一片片浑浊的水花;有的试图往猪圈的角落里挤,仿佛这样就能躲过被拉走的命运。
马斌站在称旁,眼睛紧紧盯着猪,嘴里喊着:“抓它,先抓它。”几个壮劳力合力把一头猪四条腿绑上、抬了起来,那猪拼命挣扎,蹄子在空中乱蹬,还发出高亢的叫声。
马斌看准了刻度,大声报数:“这头一百二十三斤整!”记录员赶忙在本子上记下。这一折腾,马斌的额头沁出了汗珠,但他顾不上擦,又忙着去帮下一头猪上秤。
在一旁指挥的是生产队长,他穿着一件黑色的棉袄,腰间扎着一根草绳,嘴里叼着个旱烟袋,时不时地吐出一团烟雾。“大家都加把劲啊,这任务猪可得好好送,这可是咱队里的大事。”队长扯着嗓子喊着。他目光如炬地看着每一头猪被称重、记录,那神情就像是在送自己的孩子出征一样庄重。
称完分量后,就是把猪往车上赶。这可不容易,猪们像是知道要被拉走,各个不配合。有一头大黑猪,特别凶悍,冲着赶它的人就冲了过去,把那人吓得跳到了一边。马斌见状,从旁边抄起一根木棍,在地上敲了敲,嘴里吆喝着,想把大黑猪逼向车的方向。大黑猪却不为所动,瞪着小眼睛,喘着粗气,似乎在向马斌挑衅。马斌和它对峙了一会儿,瞅准时机,猛地冲过去,用木棍轻捅大黑猪的屁股,大黑猪受惊,撒腿就往车边跑,众人一拥而上,费了好大劲才把它弄上车。
车上的空间有限,猪们在上面挤来挤去,不时传来几声愤怒的猪叫。车下的人们还在忙碌,检查猪有没有受伤,绳子有没有绑好。
司机坐在驾驶座上,探出头来喊道:“都差不多了吧?咱得赶路了。”
队长又围着车转了一圈,确认无误后,挥了挥手:“行,走吧!”
司机从驾驶室拿出一根长长的摇把,熟练地插入车头前方的孔中,用力地摇了起来。随着摇把的转动,发动机发出“噗噗”的声音,仿佛沉睡的巨兽被逐渐唤醒。
要说这个摇把可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