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什么重要事项需要私下谈谈?”
曹操不解地问道。
荀彧略作迟疑,然后直视曹操的眼睛,毫不掩饰地追问:
“请问主公的心愿是什么?”
面对荀彧如此直接的问题,曹操的脸色变得有些尴尬。
如果是在承平之年,
曹操或许满足于成为一名征西将军。
但是时局动荡,
在迎回天子迁都至许昌后,他已被尊为司空,身为三公之一。
实则,
别说司空了,
即使是更为显赫的丞相或是大将军,通过天子刘协的诏令,曹操也是完全有可能自封的。
因此,此时再表示自己仅希望建成征西将军,
无疑是在小看荀彧的洞察力了。
“文若,关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似乎有过探讨。”
“我曹操的心愿是平定乱世,归政于天子,扶持汉朝。”
曹操语气坦然地答道。
但这一次,荀彧并不那么容易打发。
他那锋利的目光依旧锁定在曹操身上,好似要刺透他心中最真实的愿望。
过了一会儿,曹操终归无法抵挡,叹了口气,
“文若,假设我真的做到了平治天下,复兴汉室。”
“依据我作出的伟大功勋,应该授予我什么官职最为合理呢?”
“难道我要效仿董卓,自封太师?”
听到这里,荀彧陷入沉默。
历史上,董卓为了巩固个 ** 威,特别设立了太师这一职位,以此来展现他在东汉政权中的无上权力。
然而,这世上没有人会认可这一头衔的有效性,除了他那忠实的西凉军队。
而董卓显然对此乐在其中,因为这不仅是他权力的证明,也体现了他对汉室朝廷独一无二的作用。
见自己的解释安抚了荀彧,曹操刚打算放松心情,
不料荀彧猛然怒目圆睁,厉声道:
“主公莫非忘记了高祖帝所立的规则?”
“非刘姓之族不得为王!”
“方才排名表提及庞德时说到的‘魏王’两字,倘若非指您主公,那还能是谁呢?”
“砰!”
曹操没料到荀彧竟会猛然发问。
事实上,刚才他也注意到了排名表中关于庞德的介绍中,提到“魏王”的字样。
那个“魏王”,毫无疑问是指自己——曹孟德。
建安二十四年时,刘备和孙权已在南方逐渐壮大了他们的势力。
即便如此,曹操统一了北方,在实力上依然远远超过他们二人。
到那时称魏王一事,合乎情理。
然而,荀彧现在却对此感到不满!
汉初,刘邦确立了一项名为白马之约的规定,指出唯有刘姓方可称王。
曹操此举无疑是公开违背了这一原则。
荀彧不认为曹操不知晓白马之约的存在。
称魏王,即意味着向汉室忠臣们的底线发起挑战。
这让他难以忍受。
“不是……文若,这些都是排名表预示的未来之事啊。”
“况且,这‘魏王’称号,一定非我自封吗?”
“为何不可视作天子对我的功劳的嘉奖,特意授予的称号呢?”
曹操灵机一动,试图辩解。
此刻,他不愿与荀彧决裂,竭尽全力想要稳住对方。
要知道,他的幕下多数文士均是由荀彧推荐而来。
如果荀彧此时撂下官职不做了,必定会导致极大动荡。
“真是这样的吗?”
听完曹操这番话,荀彧心生疑惑。
但他随后一想,又觉得并非全无可能。
假使曹操真能平定北方,铲除天下的割据势力,其对汉廷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若是汉帝刘协主动赐予曹操“魏王”的爵位以表功绩,也是有可能的。
幸运的是,刘协抵达许都尚不足一年,与曹操的交往也还算和睦。
再加之荀彧内心深处已选定曹操作为自己辅佐的对象,自然不愿轻言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尽管曹操的解释漏洞重重,荀彧暂且还是勉强接受了。
不过。
这件事在荀彧心中种下了一根刺。
若他毕生所辅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