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重阳。
唐代重阳节,标志性的是登高、菊花和茱萸。
张川柏记得一句诗“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一本正经地跟人讨论:“茱萸有多少种?一种是山茱萸,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一种是吴茱萸,具有浓烈的香气。吴茱萸主要用于散寒止痛、疏肝降逆;还有一种,就是我们日常调味用的食茱萸。重阳节插茱萸,插的是很香的吴茱萸。”
说起茱萸,张川柏也头头是道。
李治问:“你为什么懂得那么多?”
“因为茱萸可以做调料啊!”张川柏一脸理所当然,“来家阿翁们说,对吃的了解得多一点,将来我流落边疆,在野外能找到吃的。”
李治:“……这是你第几次流落边疆了?”
来家的人,为何总是做好最坏的打算?
说得好像我将来会让来济贬谪边疆一样。
“殿下,我的兄弟不在身边,你的兄弟也不在身边,我们一起过节吧!”张川柏发出邀请,“往年我还跟师兄们一起做蟹饆饠,我阿耶却说,螃蟹最好的吃法是清蒸,炸着吃多此一举。”
李治点点头:“想吃什么,跟庖厨说,让他们做应节的廊下食。”
那就和在定州的官员,一起过节吧!
“殿下最好!”张川柏欢呼。
他得到太子的准话,就去找庖厨商议,要做什么应节的食物。
庖厨说:“汉魏以来,用米粉蒸的食物称为‘饵’,用麦粉蒸的称为‘饼’。重阳节适合采蓬草做饵饼,张侯是要吃饵,还是吃饼?”
就是说,你是要吃米食,还是麦食啊?
张川柏眨巴眼睛:“都要啊!官员有南方的、有北方的,米食麦食都准备嘛!”
“有道理。”庖厨笑道,“那菊花糕、麻葛糕、米锦糕,各种重阳糕,也都做吧!”
重阳要“登高”,高和糕谐音,重阳要吃糕啦!
张川柏连连点头:“找你们真是找对人了!我家大壮就不知道这些花样!”
下次出远门,除了带大壮,还应该带一个擅长做菜的庖厨啊!
重阳节廊下食,除了重阳糕还有菊花酒。
唐人用菊花和黍米一起封坛,要酿一整年,第二年重阳节开坛。
这种菊花酒味道有些苦,却很有意境,值得赋诗一百首。
“共饮此杯,敬远方的父母兄弟!”众人举杯。
无论身在何方,只要是同一片天空下,就当是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