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谨慎。另一方面与南京的王侍郎保持通信,相互联络,互为犄角,协同防御。”
莫太守道:
“老师所见极是。门生尚有一策,倘若逆藩出兵直扑南京,那江西南昌府必然兵力空虚。听闻徐鸣皋等义侠皆在赵王庄,只需通信让他们乘虚而入,攻破其巢穴,那逆藩便可轻易擒获。”
俞谦笑道:
“贤契所见甚是有理。但逆藩谋士众多,岂会不知肘腋之患?他竟敢大胆出兵,不顾后方安危,其中必有蹊跷。待我派人仔细探听,再作周全的谋划。”
正询问何人前往赵王庄探听消息,只见座中一书生挺身而出应道:
“小侄愿往。”
原来此人乃王守仁之侄,名叫介生,向来在幕中效力。
当下对俞谦说道:
“小侄先前在河南遭遇劫难,幸得侠士焦大鹏舍命相救。今听闻他战死赵王庄,小侄定要前往哭奠一番,顺便探听虚实消息。”
俞谦闻之大喜,即刻将书信盘缠交付王介生,令其即日动身启程。
莫太守亦告辞动身。
忽然家人进来回禀:
“苏州府托病不来!”
俞谦听了,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在太守耳边低语几句,莫太守便前往苏州府衙门。
却说苏州府张弼,昔日为迎合宁王,欲抄籍徐鸣皋家产,被一尘子当面以剑术削去其长须。
后来偶遇一相面道人,言其面方耳大,仪表堂堂,非凡人可比,将来必能封侯拜相,绝非仅止于黄堂太守之位。只可惜胡须被削得光滑无比,恐有晦气,难免牢狱之灾。
此时接到宁王檄文,心中暗自盘算:
“倘若宁王称帝,我封侯拜相便指日可待,不正应了那道人之言?需暗中做好周全准备,待宁王兵至,便充当内应。”
忽闻俞谦差人传见,心中不禁一惊,暗自思忖道:
“俞抚台乃是宁王的对头,此番传我所为何意?吉凶难测。”
暂且以患病为由推脱,派人前去探听其意图。
然而派何人前去探听,正在踌躇不定之际,忽家人禀报:
“镇江府前来拜见。”
张弼喜道:
“镇江府乃抚台门生,此事可托付于他。”
令家人速速请进。
莫太守进来,率先开口道:
“抚台传见老兄,为何不去?抚台之意已向小弟说明,乃是见了宁王檄文,方知宁王乃先皇太后欲立之人,名正言顺,欲将江南全省归附宁王。知老兄深受宁王器重,邀你前去商议,助你成就大功。”
张弼道:
“原来是如此,小弟一时未能想到。”
便与莫太守一同前往拜见俞谦。
俞谦见张弼到来,怒喝道:“左右,将其拿下!”
张弼大呼冤枉:“卑府无罪!”
俞谦道:
“你既无罪,就在监牢暂且住上几日,等宁王登位,再放你不迟。”
于是不由分说,将张弼收押进监牢,令莫太守回镇江谨慎防守。
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王介生带着俞谦的书信,马不停蹄,直奔江西。
将近省城之时,行至赵王庄南面,此时天色已昏暗,便踏入村前一家酒店,卸下行李,投宿一晚。
此店正是鹪寄生与徐鸣皋、一枝梅三人初到时投宿之所。
王介生进入店内,竟意外地遇到一位熟人。
你道是谁?
原来是患难中结为八拜之交的好友,姓窦,名庆喜,此前在河南鲁山县枫林村皇甫良家中,一同历经磨难,幸得焦大鹏、狄洪道出手相救。
此时在此地相遇,实乃出乎意料。
王介生问道:
“贤弟怎会来到此地?”
庆喜潸然泪下道:
“小弟在家听闻焦表兄惨死于邺天庆之手,小弟却无法报答其救命之恩。不知焦表兄的棺木现于何处,特来探视。”
王介生亦神色凄然道:
“愚兄亦是为此而来。”
二人宿了一夜,次日天明起身,望见村口设有红衣大炮,有兵丁把守,刀枪旗帜,戒备森严。
正要问路进去,忽有一老人飘然而至,仙风道骨,举止超凡脱俗,说道:
“二位若要前往赵王庄,此地并非进路,需绕至西面方可进入。唯恐路上遇着宁王的兵将,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