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红,这就适应了当时的命名方式。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叫家乡杜鹃屯,也喜欢叫满山红屯。
在端的车上思琪就从轮子轻驰上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因为当时根本没有乡村公路,现在根据导航一路行驶在平坦的公路上。
车到村口一座牌坊赫然耸现,上书“满山红屯”四个大字。两旁石柱上的对联是:“山上杜鹃红满山”,“地里稻花香盈屯”。
从牌坊下通过一条杜鹃大道直抵村委会。村委会是新建两层小楼。
村长在会议室里接见了思琪一行人。村长杜老头热情地接待她们。
村长自我介绍说:“我叫杜谦,不过大家喜欢叫我杜老头。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我的长相显老,也许是我当村长的时候未老先衰吧。总之,我可以倚老卖老。”
村长的自我介绍引得哄堂大笑。
虽然称他“老头”,其实他也不比思琪大几岁。杜村长是思琪外公外婆的学生。外公外婆是外来户,他们既不会种地,也没有地可种。为了谋生外公一家就借住在杜家祠堂里,并办了所私塾。外公的私塾不收学费,只要学生家长主动地给些柴米油盐。因为是主动给的,而且不计分量,凭各家各户的能力,能给多少算多少,所以当时村民都克尽所能送孩子上学。
回乡的第一餐,是摆在杜氏祠堂里的百家宴。祠堂大厅里八仙桌摆得满满的。凡是在祠堂里上过学的村民家,家家都送来了自烧的拿手菜,每张桌子上都摆得满满的。
席间,一位中年人走到思琪身边微笑着说:“师姐,你好。”
他正要往下说,村长向思琪介绍:“这位是我们村杜鹃小学的校长,他叫杜强,也是本村人。从祠堂私塾出来后到乡里上中学,高中毕业后回乡当小学老师。那时我们村还没有学校。那时候村不叫村,叫生产队。几个生产队合办一所小学。直到生产责任制以后,有条件的村才独立办小学。我们村算一个。杜强就回到村小学当村长。”
杜强接着说:“杜鹃小学是公办的完小。我们村的适龄儿童都上学了。我们是九年义务教育。如果方便的话,请师姐莅临指导。”
听过村长的介绍,又听到杜校长的邀请,思琪忙站起身来,握住杜强的手说:“指导,不敢当。谢谢你把我外公外婆的私塾当做自己的母校,认我这个师姐。杜鹃屯也好,满山红屯也好,就是我的故乡。我应当报效家乡,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杜校长把思琪引见给小学老师那一桌的同事。那里还有几位从祠堂私塾出来的学生。他们都认为如果没有近乎免费的祠堂私塾,村里孩子是走不出穷乡僻壤的。他们珍惜外公外婆播种下的文化的种子,他们一定努力让桃李芬芳。
听到他们对外公外婆的赞颂,思琪非常激动,她向小学校的教职员工深深地敬鞠躬礼,并当场表示要出资为杜鹃小学新建一座教学楼,一座科教楼兼办公楼。还有科教所需的所有设备。还设立一个助学奖学基金。
听到思琪的慷慨赞助,祠堂里所有的人都起立鼓掌致敬。
思琪感动得热泪盈眶,她等待掌声平息之后说:“我只是个从故乡走出去的游子。我谨记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杜鹃屯来说我已经‘迟迟归’了,难道我不应该‘报得三春晖’么?”
思琪的这一席话,又激起了雷动的掌声,久久不息……
杜村长示意大家坐下,接着说:“我代表村委会接受思琪女士的资助。同时我要告诉思琪女士,你一家人的名字一直登记在村民花名册上,只是标注有的已故,有的暂时失去联系。在责任制分田到户时,你家也分有田地和自留地,都由村委会代管。你外公外婆的遗物也保存完好……”
不待杜村长说完,思琪已经哭成泪人。她紧紧地握住杜村长的手,动情地说:“谢谢你,谢谢父老乡亲。我会尽快地到有关部门办好手续,回归故里。”
祠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欢迎的掌声,久久不息……
思琪一行选择住在满山红山脚下的一家民宿。民宿的“家长”是思琪的同学娟。娟拿出她珍藏的中学毕业集体照。思琪,特别是端和玫看到这帧旧照片非常兴奋。
娟拉着玫的手,指着照片中的思琪说:“看,这是你现在的照片。”
玫高兴地拍着手,蹦蹦跳跳,仿佛是母亲少女时代的再现。
第二天清晨,娟和思琪母女登上满山红山。她们沿着溪流向山顶前进。玫和端欢快地踩着溪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