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多寂寞,从曹操的煮酒论英雄以及着名的《短歌行》可以知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不难看出,曹操是个寂寞的人。而从《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认识也可以看出,曹操又是个生性多疑的人。曹操没有什么知心的朋友,而唯有的几个可以称之为曹操的朋友的,郭嘉早逝;杨修死于曹操之手;而诸葛亮,则是作为对手和敌人而存在着。
说到曹操的多疑之禀性,其实我们不难理解,甚至可以谅解,在当时兵慌马乱、群雄割据的社会背景下,曹操作为东汉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代表的是东汉朝政一方的利益,另外他必须要对自己的性命负责。所以当他感觉到生命有可能会受到威胁时,他是宁愿以牺牲他人的生命从而达到保住自己性命的目的。曹操妄杀伯奢一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再有着名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成功也是离不开曹操的生性多疑。
历史对曹操的评价,曹操是一代枭雄,而曹操的性格,则是秉性多疑。历史对其性格显着的评价,就连身边的仆人和参谋如杨修也不能受到信任遭其杀害。从曹操梦中杀人,到妄杀伯奢一家,再到杀粮官以欺全军;从支持关羽斩华雄到不追关羽以全其志,到诸葛孔明的草船借箭等。其实曹操多疑,乃其谨慎所致,而并非完全如诸葛亮口中所说的“曹操生性多疑”。万事皆有因,鉴于“战事紧急,事出有因”,很多时候为保全大局,曹操必须如此,从他信任关羽,信任许攸可以得到证明。
曹操生性多疑,首先得要从误杀父亲结义弟兄吕伯奢一家说起。当时的曹操正处于被董卓通缉并四处逃窜的地步,误杀伯奢家人,而后逃跑,为谨慎起见,为保自家性命,曹操回头再杀伯奢。而后来诸葛亮也正是充分利用了“曹操生性多疑”这一点而大胆用计,坐享其成,不费吹灰之力让十万支箭满载而归,也让后来的赤壁之战有了成功的基础,同时还让华容道上的关羽义释曹操有了筹码。
在曹操信任关羽、信任许攸的事情上,主要原因,归根到底同样的是是否关系到性命威胁论的问题。
在关羽事件中,当时的曹操已经打败了刘备,关羽负责保护刘备等人家眷被困于土山上,与刘备军团失散。其实在这之前,曹操跟关羽之间是有交情的,或者说关羽是欠着曹操一个人情。先不说刘关张曾追随曹操一事,这要追溯得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说起。十常侍乱政后,董卓霸京师。曹操献刀谋董卓失手后,奋发图强,招兵买马,并昭告天下,发起十八路诸侯共进讨伐董卓。当是时,曹操本人当时是作为十八路诸侯盟军中的副盟主(为了共同的目的,为了诸侯军团的团结,曹操把盟主的位置礼让给了有着三公世家之称的袁绍,而他则退至当时副盟主的位子)。
那时候的关羽,还只是一个小卒,他是作为并不出名的刘备手下一弓箭手的名义出场的,既没有身份,也没有地位。当华雄斩杀了数员大将而在帐外叫嚣时,没身份没地位的关羽挺身而出,作为盟军一把手的袁绍当即阻止了关羽想要出战的毁坏盟军形象的“疯狂行为”。但是曹操没有看不起他,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候,曹操拉了关羽一把,说服了盟军众人“赐予”了关羽一个可以允许出战的机会,而且还当众给关羽倒了一杯“温酒”。这里我们先不说曹操倒酒的真正意味是作为给关羽的壮胆酒还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送别酒一类的,但是很明显的,曹操给了关羽一个“恩情”。从这个角度出发,重义的关羽是绝对会铭记于心的。而且在关羽斩杀华雄归来,未能得到一把手袁绍奖赏的情况下,作为副盟主的曹操又暗自派人给刘关张三人送去了犒劳物品,在这里曹操可是连关羽最在乎的大哥刘备跟三弟张飞都给器重到了。这样的待遇与恩赐对于当时的关羽来说,那无疑是雪中送炭,是曹操无意中卖下的一个小小恩情,而对于关羽则是“大恩大德”。
曹操是个爱才之人,这从曹操的《短歌行》中可以看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关羽是个重情讲义之人,而且当时环境下,关羽手上还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