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大江这么说,人群中一阵骚动,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听起来不错啊,大家一起干活,力量大。”
“是啊,妇女也能顶半边天了。”
“什么是大食堂啊?”又有人开口问道。
李大江笑了笑回答道:“这大食堂啊,就是以后咱们村里所有人都不用自己在家做饭了,大队里建一个大食堂,大家到点就去那儿吃饭,管饱。这样一来,妇女们不用围着锅台转,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干活,到点了就能去食堂吃上热乎饭。”
众人听了,有的觉得新鲜,有的则露出怀疑的神色。
一位年纪稍大的妇女说道:“那能吃得好吗?”
李大江拍着胸脯保证:“大家放心,肯定不差。今天开会的时候,领导拿出的报纸上都刊登的有,南方的水稻,一亩地就有上万斤的产量北方有的地方一头猪几千斤重。大家想想,一亩地就有上万斤的产量,一头猪就长到几千斤,你们说那里种的粮食和肉能吃得完吗?”
众人听了,顿时一片哗然。
“一亩地能产上万斤?几千斤重的猪,这可真是不敢想啊!”
“要是真这样,那咱们以后可真不缺吃的了。”
“那敢情好,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也有人提出质疑:“真有这么多?不会是吹牛的吧?”
李大江说道:“这报纸上都登了,还能有假?咱们好好干,好日子在后头呢!”
李大江接着说道:“所以啊,大家就把心放在肚子里,这大食堂肯定能让大家吃得饱、吃得好。咱们一起努力干活,粮食只会越来越多,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人群中一位大爷点着头说:“要是真能这样,那可真是太好了。”
旁边的一个小伙子也跟着说道:“对,咱们甩开膀子干,就不信过不上好日子。”
李大江看着大家逐渐被调动起来的积极性,满意地说:“接下来李明同志就会带着民兵去每户家里把大家的粮食、牲畜都集中起来,咱们今天就开始吃大食堂。”
人群中一阵骚动,有人兴奋地说道:“终于能过上集体生活了,不用再担心挨饿了。”
但也有人面露担忧,小声嘀咕着:“把粮食都交出去了,心里总是觉得有点不踏实。”
这时旁边的人开口说道:“南方那边一亩地都有上万斤粮食了,还能饿着咱们?”
那面露担忧的人听了,犹豫了一下说道:“希望如此吧,但愿这日子能越过越好。”
李大江见状,大声说道:“大家放心,公社是为了咱们大伙好,咱们团结一心,肯定没问题,今天先在打谷场上做饭,明天咱们就开始建大食堂!”
之后李明带着民兵开始挨家挨户收集粮食、牲畜,整个村子忙碌起来。
到了晚上,村里的打谷场上便飘出阵阵饭菜香。大家拿着碗筷,满怀期待地走进食堂。
“哇,今天有红烧肉!”一个孩子兴奋地叫着。
“还有大白馒头,可真不错!”一位老人笑着说。
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融洽。
“这大食堂就是好,大家一起吃饭,热热闹闹的。”
“是啊,以后咱们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也有人隐隐担忧。
“一次就吃这么多粮食,能撑到秋收吗?”
“吃完了别的地方运过来一些就是了。”旁边的人开口说道。
但此刻,大多数人还是沉浸在这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喜悦中。
吃完饭,大家心满意足地离开食堂,嘴里还在谈论着今天的饭菜。
李卫东看着众人吃剩的饭菜和随意丢弃的半个馒头,也没有说什么,他也知道就算自己和这些人说,他们也不会相信,反而会说自己不相信公社、不相信大队。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村民们每天都在公社的安排下一起劳动,到点就去上工,到了饭点就去吃饭。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食堂的供应开始变得紧张起来,饭菜的质量和种类也不如前几天那么丰富了。
前几天可都是顿顿有肉,有大白馒头。
现在则是有一点肉,吃的也是二和面馒头。
一些村民开始抱怨:“这每天干这么多活,吃的却是越来越差。那些好东西是不是被队长和干部们都吃了。”
李大江听到这些抱怨,赶忙出来解释:“大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