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从原材料产地风尘仆仆地赶回企业时,整个人虽满脸疲惫,却透着一股历经磨难后的坚毅。刚踏入公司大门,各部门负责人便如潮水般围拢过来,焦虑与期盼交织在他们的眼神里。生产主管老王率先开口,声音沙哑中带着急切:“林总,您可算回来了!那批紧急货源虽说解了燃眉之急,但撑不了几天,生产线又快撑不住了,这后续可咋整啊?”研发团队的小赵也跟着附和:“林总,新型复合材料成本还是压不下来,大规模生产的话,资金压力太大,而且长期依赖单一替代材料,风险也高。”林宇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目光坚定地说道:“大伙别慌,办法总比困难多。咱们一步步来,先解决眼前的原材料供应问题,再优化成本、降低风险。”
林宇径直走向会议室,一路上大脑飞速运转。刚一落座,他便铺开纸笔,开始罗列当下可行的解决思路。首要任务是挖掘更多国内原材料供应商,那些平日里隐匿在行业角落、规模不大却颇具潜力的小厂,说不定能成为破局关键。林宇迅速安排采购团队兵分多路,奔赴各地原材料产业聚集区,要求他们地毯式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供货的厂家;同时利用行业展会、商会交流平台,广发英雄帖,发布企业紧急求购信息,许下优厚合作条件吸引潜在供货商主动联系。
采购团队成员小李领命后,第一时间奔赴南方某工业重镇。那里工厂林立,可多数大厂已被竞争对手瓜分资源,小李并未气馁,一头扎进狭窄小巷,挨家走访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一家生产同类原材料的小厂映入眼帘,老板正为订单发愁,看到小李递来的合作意向书,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小李开门见山:“老板,我们企业眼下急需原材料,用量大、结款快,要是产品质量过硬,后续长期合作,帮您把厂子规模扩大都不是问题。”老板心动不已,立马带小李参观车间,展示产品。虽说工艺稍显粗糙,但经初步检测,基本性能达标。小李当场拍板,签下小额试订单,约定若首批货物合格,即刻追加。
与此同时,在北方某资源型城市,采购小张也有斩获。当地一家老牌国企因设备老化、经营不善,产量下滑,逐渐被市场边缘化。小张听闻后主动上门洽谈,提出林宇企业可为其提供设备升级资金、技术支持,换取优先供货权与稳定订单量。国企领导权衡再三,最终握手成交。数笔小额订单陆续传回总部,林宇看着传真机吐出的合同文件,紧锁的眉头稍有舒展。
国际采购渠道拓展同样紧迫。林宇紧急召回驻外商务代表,组织视频会议,重新部署策略:“各位,当下国际形势严峻,但海外市场资源丰富,不能放弃。你们要深挖当地小众供应商,避开竞争红海;利用地缘优势,寻找政策优惠地区建厂或合作办厂,降低进口成本与运输风险。”代表们领命奔赴各地,穿梭于陌生国度的工厂与商会之间。驻东南亚代表小王在泰国偏远地区觅得一家家族式原材料企业,产品品质出众、价格亲民,却因缺乏国际营销渠道,鲜为人知。小王凭借流利泰语与诚挚态度,迅速与家族掌舵人建立友谊,不仅谈成供货合作,还促成双方技术交流,计划共同研发新型材料。
为缓解运输压力、缩短供货周期,林宇决定开辟新物流线路,联合多家企业包租专船、专列运输原材料。他亲自与航运、铁路公司谈判,以大额订单量争取优惠运价;协调海关、检疫部门,简化报关流程,确保货物快速通关。经过数轮艰难磋商,首趟专列满载原材料缓缓驶入企业专用站台,车间里欢呼声一片,众人悬着的心落了地。
解决供应“量”的问题同时,成本控制难题如大山横亘眼前。林宇召集研发、财务、生产三方精英,成立成本攻坚小组,全力攻克新型复合材料成本难关。研发人员日夜钻研,调整配方、优化工艺;财务人员精细核算每一项成本支出,从原材料采购价到生产能耗、设备折旧,逐一排查可压缩环节;生产工人则在车间开展节能降耗竞赛,革新操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研发实验室里,技术员小刘紧盯显微镜,不放过任何材料微观结构变化,口中念念有词:“这成分比例再微调零点几个百分点,说不定就能降低原料消耗。”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找到最佳配方,新材料成本降低近 15。生产线上,工人老吴改良操作流程,原本分散的工序巧妙衔接,设备空转时间大幅缩短,能耗随之下降。财务报表显示,一系列优化举措实施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逐月递减,企业资金压力显着缓解。
然而,市场变幻莫测,竞争对手趁机落井下石。他们恶意囤积原材料,哄抬价格,还四处散播林宇企业资金链断裂、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