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王宣见状,没有来打扰小贵人,询问明天的安排。
周世丰的忧虑,并不是全错,甚至有一定的道理,自己要把以百年计的工业发展,缩短到二三十年。
不能完全照搬后世的经验。
实践才能出结果。
但是自己不能出错。
“还是要学习啊。”朱高炽感叹一声。
回去王府后。
朱高炽请来长史府的杂职,把还是左右相时期,燕王府留下的各色公文送来翻阅。
那时候的藩王府,上管军,下管民,掌按刑狱。
王府中各色杂职还是入了品的朝廷正官。
……
“怎么最近很少看到老大了?”朱棣好奇的问道。
“大公子最近用功读书。”
一名年轻的太监回道。
“读书?”朱棣惊讶的说道:“他可是许久对读书不感兴趣了。”
朱高炽当然不是不读书。
反而在先生们面前十分的恭敬。
不过朱棣早就发现长子的变化,虽然行事和以往没有区别,但是在道学的钻研上没有下大力气。
老大真正的心思,都投入到了工业发展中。
读书不过就是能背,在道学上,也就说几句有形无核的道理出来,无法登堂入室。
“大公子在翻阅王府早些年的公文,每天可谓是废寝忘食。”葛诚笑道。
朱棣眼神透出笑意。
老大总能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可见他的确长大了,不用自己操心。
“他要看什么,就都给他看。”
交代了一声,朱棣也就没有再过多的干涉。
也正是朱棣的态度。
朱高炽在王府的权利越来越大,已经能使唤的动长史府了。
换个比方。
皇帝还没有成为太子,没有掌握东宫的嫡长子,已经能指挥的动朝廷。
燕王府在前朝古都的皇宫遗址上。
不过前朝的皇宫,早就几十年前,被朱元璋的北征大将徐达一把火烧掉。
燕王府是后来修葺的王宫。
从洪武五年开始营建,因为当时王城的规制还未完全固定,所以只修了一半。
复建后,在洪武十二年才完工。
王府分为两半。
后府是各寝宫,前府有三殿,马房,库房,收粮厅,六局等各色王府衙门。
“恭喜小王爷。”
年轻的太监,领着一帮小黄门,跑进来恭喜朱高炽。
朱高炽正埋首公文中。
见到那名年轻的太监,笑道:“喜从何来。”
那太监说道:“王爷令旨,迁大公子到世子府居住。”
“恭喜小王爷,贺喜小王爷。”
众人喜笑颜开,比正主都要兴奋的样子。
“世子府?”
朱高炽怔了怔。
朱棣召见藩臣,与朝廷官员武将议事,都在前廷的王殿上,世子府在王宫的东南角,正好相邻。
他们兄妹现在都住在母妃的寝宫,各有自己的屋子。
世子的任命,朱棣没有权利,需要皇帝下旨。
但是朱棣的举动,无疑是实质上,已让把朱高炽当做了世子,并且告诉了所有人。
缺少的不过是一道圣旨。
大公子和世子。
虽然都是同一个人,但代表的意义,和两者的权利等等,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未出阁读书的太子,和有了东宫属臣的太子。
两者虽都是太子,但权力有天壤之别。
自己要搬离王府后宫了。
“为什么?”朱高炽好奇的问道。
虽然对自己而言是好事,但为何朱棣突然做出这个决定。
“王爷没说。”
朱高炽沉吟了一阵,突然有些明白了。
这是朱棣对自己的认可。
“把这些东西都搬去世子府。”朱高炽指了指书房里堆积如山的旧公文。
王府多年保存下来的公文,堆满了好些房子,此处不过是小部分而已。
太监们宫女们忙碌着。
朱高炽却没在怎么在意,仍然仔细翻看枯燥的各色公文。
修城的,修道路的,修军堡的,粮食入库的,各色军备的,卫所检阅的,操练事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