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咱真的错了吗
《工人精神》出自文书赵胜,卫所的舍人子弟。
在健全图书馆制度,从全国收集书本的工作,以及在工厂的生活中,诞生的灵感。
这部新戏朴实无华,讲述的是炼铁厂一名炼铁工人的日常生活。
在炙热的高炉前,用细长的钎子是不时勾动底部的铁浆,不但需要一定的技术,还要有力气。
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工作之一,有很多规章制度。
赵宏和他的朋友,两人坐在观众席上,整个大剧院一千六百座椅坐的满满当当。
朱高炽也看过这场戏,在他看来并不好看,可在娱乐匮乏的大明,让工人们看得津津有味。
而且年代不同,人们的需求也不同。
在现代化以前,全世界的文学都是偏实型,讲述的人们的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事。
因为时代的生产力,本身就是悲苦的,人们需要这种从痛苦中,寻找力量的文学作品。
《工人精神》中。
主角炼铁工来自军户,家中的兄妹多,除了能吃饭外,生活属于贫困。
后来加入了中华重工,成为一名工人,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
供养弟弟读书,补贴妹夫一家,和老父亲对话,说做为家中长子,理应扛起家中大梁,让老父亲安心。
后来在工厂找到一名女工结成夫妻,养儿育女,虽然没有积蓄,但一家人和和美美。
工人和妻子省吃俭用,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提高了子女的教育环境,照顾了家人的困境。
后来在操练中受伤,人生陷入了低潮。
家人们都来帮助他,子女懂事用心读书,工厂给予照顾,卫所帮助承担卫田,渡过了人生中的难关。
结局是工人唱着歌,在红布打造的火炉前,高举手里的长钎子,重回工作岗位。
“哗啦啦。”
观众们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好。”
“太好看了。”
人们站了起来,用力的鼓着掌,大声的叫好,声音让大剧院外都能听见。
外面等候下一场的人们,恨不得马上进场。
赵宏虽然从小失去了父亲,却感动的热泪盈眶,他觉得自己父亲就是这样的人。
自己以后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我一定要成为这样的人,不,我就是这样的人。”赵宏毫不犹豫的向好朋友大声说道。
“我也是。”他的朋友,同样坚持说道。
《工人精神》的大火,超乎了朱高炽的意料,他完全没有想到,这部新戏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力。
许多工人向大剧院写信,希望能继续拍《工人精神》的戏,希望看到主角一家后来的样子。
而演主角的演员,成为了中华重工最受欢迎的人,走到哪里都被工友们围起来,喊他演的名字。
同样。
演他妻子的那名女演员,也成为工友们追捧的对象,甚至有人写了几千字的求婚书,希望能娶到她。
“你会顺应人心,写续集吗?”朱高炽好奇的问道。
赵胜回道:“没必要画蛇添足,这样已经很好了,希望让工友们能一直记住他们。”
朱高炽点点头。
大剧院追求的不光是利益,这就是和市场经济化的区别,如果放在后世,早就出多少部续集了,反而毁了现在的成果。
“只是可惜了。”赵胜惋惜道。
“怎么?”
“这部戏在中华重工内部很受欢迎,但是在普通百姓中,虽然也喜欢看,但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朱高炽笑了笑,不以为意。
“这部戏能引起工人们的共鸣,因为贴合工人们的环境,可中华重工毕竟力有所殆。”
理论是理论,可想要达到理论中的规模,需要长远的时间,让社会生产力提高到很高的水平。
别看中华重工发展的速度,犹如八匹马的马拉火车一样势不可挡,可大明的体量太大了。
就算是后世的大帆船贸易,几亿两白银流入中国,可对比大明国内的贸易体量,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把江淮地区的经济环境水平,单独拉出来放在世界来看,那是世界之冠。
可平摊到大明就完全不够看了,带动不起来。
“许多人仍然活在贫困线上,他们为生活忙碌,哪里顾得上精神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