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他们的确懂抗奋,可部分群体抗奋的手腕错了。
然后才有了被征服的结果。
从辽东屠戮到云南,没有一片净土,最终亡天下,中华文明之殇,整个民族之黑暗时刻。
从明初到明末,都能见到这种读书人的影子。
他们为了对抗皇权,不惜出卖民族利益。
如果放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概就是一桩无头公案,因为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比如后来云南官员与沐府的矛盾,为了自己斗争的胜利,丝毫不顾及当时恶劣的外部形势。
官员直接诬陷沐府造反,幸亏当时的掌权者是张居正,可是因为路上耗费的时间,最后仍然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搞清楚真伪。
保留住了沐府,而不是达到官员的目的,让大明自相残杀,让那几名云南官员满足于权力斗争胜利的欲望。
可毕竟耗费了三年的时光,结果是木邦宣慰司等地区已经丢的干干净净,造反的造反,作乱的作乱。
同样的历史。
在朱棣派杨渤调查安南是否说谎话的时候,他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帮助安南作证,瞒骗了朱棣。
朱高炽彻底的愤怒。
反对皇权可以,内部的斗争,反而是文明的进步。
但是扩大外部矛盾,甚至以内部失败的情景下打击对手,以此来抗争,在朱高炽眼里是十恶不赦的,民族最大的叛徒。
“杨渤此人,大概以为安南是外国,我查不清楚,顶多是罢了他的官。”
朱高炽激动的站了起来。
大臣们从来没有见过皇太孙殿下的失态,人人都知道了事态的严重性。
“安南是我同宗之国,理当收复。”
“今有黎季犁背叛在前,屠戮安南,后有我大明出兵惩戒,吊民伐罪,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兴二十万大军,水陆并进,一举收复安南。”
朱高炽当即发动了战争。
“命锦衣卫捉回杨渤此人,以及使团其余官员,定然让真相大白,以告天下。”
……
广西。
杨渤知道事情必定有反复,第一时间找到了亲朋好友,以及当地的故交。
把家产分了出去,寄放在各家。
靠着丰厚的家财,他们杨家下一代就能东山再起,他也不会担心自己的家产被朋友吞没。
没有人会这么做,这是他们读书人的大义。
“你到底怎么想的?”
“天下不是皇帝一人的天下。”
“君视我为草芥,我视君为仇寇。”
杨渤脸上丝毫没有恐惧之色,笑嘻嘻的与好友院中饮酒。
“你的计划是好的,可惜谁能想到,会有安南的官员入京告状,你知道那人的来历吗?”
“哦,你打听清楚了?”
杨渤好奇的问道。
“此人叫做裴伯耆,是陈渴真的裨将,也是汉人。”
“陈渴真?”
“此人祖上为安南上将军,他自己曾经打败过占婆国,为安南立下不世之功,后来对于黎季犁把控朝廷不满,意欲刺杀,结果失败身亡。”
陈渴真此人,因为带领军队打败占婆国的入侵,一举击杀占婆国国王,加上忠义形象,受到后世安南人民立祠尊崇。
“难怪。”
杨渤没有生气,反而笑道:“说明陈渴真此人爱戴手下,所以哪怕他死了,他的手下还要为他卖命。”
“唉。”
他的朋友叹了口气。
耕读耕读。
根基都没了,还耕什么耕,读什么读。
历史的必然。
科举兴起的时候,世家的最后一搏,导致了唐朝的败亡,每一次的文明进步,必然伴生着血流成河。
大明的后期,读书人终于获得了胜利,皇权限制在了京城。
可惜。
他们迎来的不是新文明,而是黑暗时期,头上不再是皇权,而是奴隶主,直接扭断了读书人的腰杆。
同样。
杨渤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
他仿佛想到了什么,气愤的站了起来,他的好友莫名的看着他。
穿着一身的长衫,杨渤来回踱步。
终于,他定步,回头望向好友,仿佛看着皇帝。
“你皇权不是靠着武力威逼么,天下却是我们官员在治理,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