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
损百姓补之,满足上层的所有。
如果统治阶层真不把老百姓当人看,用最狠的手段,老百姓是无法反抗的,因为老百姓没有组织力。
就算吃不饱肚子的时候。
根据后世的研究,只要天灾的年景,限制各地百姓流动,百姓就只能在当地等死。
清朝是可以做到的。
因为清朝在各地有满城,天然的对立阶层,不会和当地同流合污。
封建时代讲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有残害百姓的事迹,但社会道义上是受到指责,并且属于违法的行为。
清朝是奴隶国家,不讲这一套。
犹如一个违法的人,和一个穷凶极恶不讲人伦的暴徒,两者的危害截然不同。
“他们的强大只有一时,如今帖木儿的疆域也到了极限,在想要去更西的土地,地理上很艰难,不容易办到,周围也没有可以劫掠的地区了,恐怕要不了三年五载,帖木儿国家就会分崩离析,陷入内乱之中。”
“所以只有我们大明了。”
朱棣眯起了眼睛,露出了杀气。
“是啊。”
“只有我们大明了。”
朱高炽点点头。
帖木儿保持国力强盛的唯一手段,就是找到新的可以劫掠,能获得大量物资,可以满足帖木儿需求的国家。
便观亚洲。
当下只有大明了。
历史上帖木儿不敢打,后来朱棣靖难之役,帖木儿感觉可趁机入侵。
但是他病死在了路上。
朱高炽现在不清楚的是,历史会不会变化。
帖木儿攻打大明,是维持国家必然的方向,可他的死亡,又是不受控制的。
帖木儿攻打大明利大于弊。
而大明攻打帖木儿弊大于利。
“我去西域吧。”
朱棣主动说道。
“先不急。”
朱高炽想要等等看。
如果帖木儿死了,那是最好的事,战事自然停止,大明集中力量治理海外和东南亚。
“先让张辅去西域,在西域整军备战,如果帖木儿掉头来攻打大明,父王则带领京营,汇合西北各地的军队,与帖木儿决战于东察合台都司。”
“张辅能行吗?”
朱棣有些迟疑。
安南的战事上,张辅的才能卓越,获得了朱棣的认可,如今却要让他独治一方,朱棣有些担心张辅年轻,坏了大事。
朱高炽支持张辅。
北平系的将领通过靖难之役证明了他们的才能,可初征草原的大失败,又说明了这些功臣在独当一面的时候,不够全面。
唯独张辅。
此人在靖难之役中功劳非凡,而后期南下安南,北征大漠,表现的让人惊叹,可谓是帅才。
见到儿子态度坚决,朱棣也不在相劝。
北平系的老将没有用,用起了张辅。
京城里。
张府。
张玉和张辅两父子,如今是大明最耀眼的勋贵之家。
“儿子拖累父亲了。”
张辅抱歉的说道。
“说的哪里的话呢。”
张玉无所谓的摇了摇手,“为父留在京城,是太子父子二人对我的信任,京城是万不容有失的,你去了西域,一定要谨慎做事。”
“西域形势复杂,又有大敌在侧,稍有不慎,就有全局覆没之险啊。”
张玉没有直接带军,而是任职于五军都督府。
直接带军的是张辅。
“父亲放心,皇太孙殿下用我,我必定不让皇太孙殿下失望,保障大明的国家安宁。”
张辅坚定的说道。
“好好好。”
张玉笑道。
不久。
张辅奉命前往西域。
随行的还有刘真与火真。
刘真原是大宁的将领,火真则是蒙古人,并且为朱棣打仗,参加过靖难之役,功臣排名第九,冲锋陷阵的本领很强。
这样的安排,可以看出帅和将的布置。
张辅为主,二真为辅。
嘉峪关。
当地的将领是名年轻人,叫做赵安,是陕西人。
“辛苦了。”
“理当如此。”
双方见面后,赵安拜见了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