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六百一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遗产税

第六百一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遗产税 (第2/5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四合院:开始幸福生活 一人之下:和宝宝双修成仙! 我穿越时空爱上你 嬴政:时空之主 蜡笔小新:工藤新一也叫小新? 大唐锦鲤小郎君 三国:穿越成关平,迎娶孙尚香 重生上海滩之纵横四海 综漫:我开局加入结束乐团 三国首席军师:我胜天半子! 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 汉末黄巾霸业 燕颂 带着玛力露丽成为冠军 武英殿 女帝怒火滔天,本少只手遮天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在北宋的逍遥日子 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

道劳什子大明,只是后来啊,朝廷派来了许多官,年年兴修水利,他们这里也修了,当初好多人抱怨呢。

这条沟渠被取名洪渠堰。

不光他们这里,隔壁的泾阳、三原、醴泉、高陵、临潼几县都受益,听说光这条沟渠,灌溉了近百万亩的田地。

还记得洪武十七年。

那时候自己还干的动,一样的抱怨皇帝多事。

望着脚底下的沟渠,老人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情,这条沟渠,养活了他一大家子,他的儿子,孙子,孙子的儿子们,世世代代就要指望这条沟渠。

圣人还是对的。

老人忍不住想道。

“老大家的四娃,非要吵着去当兵,要把家里改成军户,这娃得打,现在看到当军户的好处,当兵可是要打仗的。”

老人活了一辈子,不羡慕别人军户。

他认为当兵不好。

“还有老三家的娃娃,倒是会读书的,回头都跟老三说说,只要娃能读书,砸锅卖铁也要供着咧。”

老人想着想着。

嘴角不知不觉露出微笑。

微风拂过。

老人身下的衣角被吹动,有一块其他颜色的补丁,是儿媳妇为他缝补的,针线密集,做工仔细,看来用了不少的心思。

“呱呱。”

青蛙跳入沟渠中,远处找来了几人。

“爹。”

“爹。”

“祖父!”

几人大惊,随后痛哭,纷纷跪倒在老人身前。

——

京城。

文华殿。

“洪武十七年,太祖皇帝分别派遣国子生及有才能的人,普遍地前往全国各地,监督兴修水利,成为常例。”

户部尚书郁新,奏报各地事宜。

各地清丈田亩,并调查各地的水利灌溉工程,需要从头梳理。

“截止洪武二十七年,修建的通塘堰,共计开通四万零九百八十七处。”

“日后的维护,有的役使本境,有的靠邻县帮助,有的由官府供给材料,有的开采山场,有的农闲时聚集工役,有的随时完工,有的派遣大臣督促完成。”

从和州铜城堰,兴安灵渠到上海胡家港、登州蓬莱阁河河道、彭州都江堰、磁州漳河溃决堤岸,甚至掘荆州岳山坝来灌溉百姓田地。

农业上面的技术,古代已经玩出了花来。

连堤坝都敢。

其余各地不提。

陕西的超级大工程之一的洪渠堰,灌溉泾阳、三原、醴泉、高陵、临潼田地二百多里,洪武三十一年复修,并且疏浚渠道十万三千多丈,达到六百多里。

泾阳洪渠堰灌溉五县田地八千四百多顷,也就是八十四万余亩。

大明这样的一个农业工程,只不过是陕西境内的一府之地的项目,却可以养活当下时代里,整个英国目前生产力的人口。

朱高炽忍不住想道。

而这样的农业工程,洪武一朝,大明的全国各地,修建和翻修了三十余年。

“粮价要继续保持稳定。”

朱高炽仍然坚持说道。

各地田亩的增加,农业的丰收,全国各仓的粮库仍然饱满,哪怕是供应数十万西征军民之用,最难的是运输的过程,而不是缺少粮食。

许多官员为百姓出声,要求粮价上涨,也促成了户部在全国的清丈田亩。

“大明的非农人口越来越多,虽然说明了大明的经济繁荣,社会分工越发明细,可繁荣之下必有危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粮价的稳定,是一切的保障。”

朱高炽解释道。

“再穷,只要有田,也能吃饱肚子。”

“可那些已经彻底离开了土地,完全融入城市生活的市民阶层,他们如果经济破产,不光是穷的事情,更是吃不饱肚子,要饿死人的。”

听到皇太孙殿下的说法,有些人不以为然,有些人仔细思考。

郁新皱着眉头。

社会上商品,已经涨价了一轮,唯独粮价没涨,今年的粮价,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粮点和粮票银行,与内阁制定的政策,郁新有所耳闻,他属于反对的一批,在他们看来,这无异于搜刮农户和军户们。

朱高炽无奈的摇了摇头。

只能说他们没有看过,或者对经济之道不够了解。

后世全球经济危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大唐:开局扮演项羽,战神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