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不一定有矿,但矿一般在山区。
砺山就有矿,并且有大量的矿,是高丽南部少数的矿产地区,很早的时候,就有记载,人们发现这里的露天矿,被人们所使用。
流民军吸收了矿工,他们很快放弃了矿区,摧毁了矿区里,南王好不容易从大明引进的抽水用蒸汽机,以及其他的设备。
高丽南部的矿业基地,一朝化为乌有。
南王顾不上心疼,十余万大军,除了留守地方外的,能调动的也就五六万,还是消耗了他多年来的积蓄,而两万南军的崩溃,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两万的士兵。
除了流民军死灰复燃,并且更加的士气高涨,原本围困流民军残部的三万大军也受到了影响,士气大跌,甚至不愿意再打仗,吵着要军饷和军粮。
短短的两个月里,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流民军与高丽南军的战略态势发生了转变,各地的城池不敢开城门,地方的军队也不敢出动。
流民军往四面八方流窜,不但没有抵抗,还有大量的人口加入他们,势力滚雪球一般的扩大。
“他们弱小的时候抱团,占据了优势后,那些原本紧密合作的贼首们,互相提防了起来,甚至还发生了冲突,成为了仇人。”
两名锦衣卫大挡带回来高丽南部的消息。
朱高炽留在平安都司三个月了,原本的计划里,他现在应该已经进入了奴儿干都司,接见都司里由朝廷任命的流官与各部土官。
高丽南部的流民之事不是突然发生,很早的时候,高丽南部就有了大量的流民,流民们从开始的偷鸡摸狗,被地方兵差捉拿,一步步走到举兵造反。
但是没有人想到,形势发展的会这么快,也超过了朱高炽的预料。
自古以来,流民起义,如果是指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那中国真符合的也就刘邦和朱元璋,不多,李自成黄巢都很快失败了。
欧洲也有很多流民起义,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犹如刘邦朱元璋这样的成功模板,欧洲保持的封建贵族农奴制度,让地方上的流民并没有壮大的契机,各地的人口无法流动,则无法窜连起来。
所以流民起义虽然很多,能成气候的极少,没有人会认为高丽能被流民起义推翻,朱高炽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底层有太多的短板,具备成功的要素太少。
借鉴历史,朱高炽忽视了这次的流民起义,以为不过是历史里的一朵浪花,现在回头想来,其实并不同。
高丽的官方势力,被大明压榨的太狠了,导致高丽的正规军,无法及时扑灭流民军,加上自身的崩溃,给了流民军成气候的机会。
“臣认为现在的局势很明朗,首先不给高丽国王机会,汉城方面保持原样,其次联络高丽右军节制使,答应高丽总督府的要求,放开对大明商人们的限制,最后同时联络几支大的贼军寇首,如果高丽右军节制使死不悔改,我们可以试着拉拢贼军。”
姜宾知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言语里,很是照顾太子殿下的颜面。高丽的流民军,在大明文武的口中被称为贼军,完全是站在皇室的角度考虑。
朱高炽不是很在意这些说法,来自于自身的底气所在。
“其实我更希望维持原来的局面,并不是因为流民推翻高丽王室的原因,而是无论高丽国王,又或者高丽南王,我们知根知底,哪怕高丽南王对我们有警惕,可仍然容易控制。”
“流民军不同了,他们的脾气难以捉摸,讲道理可能行不通,会增加我们控制高丽的成本,甚至与我们为敌,发生直接的战争。”
朱高炽解释了一番。
太子殿下的理由很有说服力,姜宾知也沉思了起来。
高丽南王也就是高丽右军节制使,的确因为他的原因,让高丽总督府的影响力,不容易涉及高丽南部地区,可总体上还是维持了和睦。
说来说去还是管理成本,目前的管理成本虽然高,可是能接受,怕的是流民得势后,无法保持旧有的局面,破坏大明在高丽的利益。
“太子殿下有何建议?”姜宾知诚心问道。
姜宾知的态度,不如国内传统老官员们的恭谦,朱高炽没有在意。
既然讲究规矩,习惯了新规矩的新时代的文人们是不同的表象,那些从新气象新社会风气里成长起来的文人们,也会当做理所当然,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
就像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而已,一百年前的百姓们对官员的态度,和一百年后的百姓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