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岛残余土着的前线之地。
加上大瀛岛的环境与人文,以及复杂的局势,富山王无法反抗朝廷,只能充当稳定地区的角色。
但是西部七省地区不同,这里与大陆相连,加上地利的环境,与国内的主要交通只能靠着走廊地带,非常容易自立为一国,所以朝廷绝对不会同意在西部七省设立藩王。
西部七省在大明多年来的治理下,已经趋为一体,并不是说地方融为一体,而是文化变得统一,有了大一统的基础,真要是分封藩王在此地,等于埋下日后可能分裂出一个大帝国的雏形。
天竺地区更不可能。
天竺地区土地的富饶程度,让大明工局和民间商行抢破了头,双方在当地激烈的竞争,谁也没有让步,都能看到天竺地区未来的潜力。
北边有正在商议的撒马尔罕到天竺北的铁道计划,东边有南洋大铁道深入天竺南地区的计划,朝廷更不会同意在天竺地区设立藩王。
大瀛岛十年移民计划已经总结,朝廷接下来主要移民方向就是天竺地区。
绝岛的名声很大。
虽然是一个岛,但是陆地面积非常的广阔,听说陆地面积是渤尼的十倍!
而如此巨大面积的岛屿,根据多年的探测,当地部落人口不超过一百万,大概在七十余万。
这是什么?
这是巨大的宝库。
可也正因为面积太过巨大,而人口的确太少,虽然潜力非常巨大,甚至靠着地方上的优势,民间商行竟然能在南洋打败北方的煤矿铁矿等资源,已经是令人震撼的成就了。
但是比较起现在的渤尼,数十万的庄园主,这里才是最好的封地,更为的成熟。
而且绝岛在渤尼的南边,如果郡王能封到此地,岂不是间接挟制了绝岛么。
郑雒没有全盘说出自己的计划,只挑了一些事情来说服武忠明,武忠明思考了片刻,勉强的认可了郑雒的想法。
并不是因为分封的事情,而是因为与郡王的上下关系。
武忠明无法背叛郡王。
因为郡王没有对不起自己。
郑雒离开了渤尼,武忠明良久无言,郡王真的能成功分封到渤尼吗?
农业技术在大明非常的发达,自古以来的优势。
南洋兴起的橡胶庄园,工人们从采选种子、储运、催芽、移栽、抚育及培育砧木,对胶园进行土壤耕整、土壤改良、栽插、补换植、进行施肥、灌溉.
与种田一样的方式,大片大片的橡胶园林取代了南洋传统的经济作物。
七岩宣慰司、华欣宣慰司、素可泰都司、清莱宣抚司、清迈宣抚司、湄丰讼宣抚司等等,甚至包括吉达藩属国等地区,随处都可以见到橡胶庄园。
这才是南洋商人们在橡胶行业彻底打败大明工局的底气,正如绝岛的商人们打败了大明工局体系下的塞南高丽地区的煤铁矿商人们。
商场如战场,天时地利人和同样缺一不可。
皇帝保障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地方上的资源优势。
土地上更为强势的人际关系。
正是天时地利人和。
大量被吸收的土着长工长期在橡胶庄园工作,每到工作量繁忙起来的季节,橡胶庄园会吸收周边大量的短工进入橡胶庄园采取胶乳。
然后开始对天然鲜胶乳及凝胶进行收集、凝固、压片。
对鲜胶乳进行脱水、造粒、干燥的过程中,需要一定技术的岗位则使用长工,而管理岗位一定是大明籍的大明人才行,这是工民联合部的划下的底线。
变相对新兴行业的支持。
利润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最大规模的普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变相同意了南洋的商人们开始使用当地廉价劳动力的要求。
大明工局的普通工人都已经涨到了每个月两元五角钱。
而全天下,特别是海外地区,有不可计数的只要能吃上饱饭,就能卖命干活的廉价牲口,杜绝大明贸易体系采用非法工人的现象,不光是工民联合部的主要工作,也是大明朝廷防止的事情。
杜绝劣币驱逐良币,也是大明工局对付民间商行的有利口号。
随着橡胶行业的扩张,橡胶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各行各业都开始利用起橡胶,不光是橡胶直接诞生的工厂,包括船厂,蒸汽机厂等都开始了涉足橡胶。
橡胶行业每年的激增,直接刺激了大明工局的神经。
第一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