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孙瑁从未听过此物。
他下车蹲到地面上,伸手摸了摸这水泥的质感,又用脚跺了几下,心里忽然生出一个想法。
“若是用这个东西来修建堤坝,岂不是比寻常泥土强出百倍?”
孙瑁有些激动,强行按捺下去,准备等见到陛下再说。
他正要上车,叫马夫加快速度赶路,就听到不远处一群人吵吵嚷嚷。
“哎呀快点快点,待会儿赶不上了。”
“别慌别慌,我算过时辰了,来得及,我们还能吃个烤金薯呢。”
“哎,你们也是去听戏的吗?今天唱的是什么,也是灭蝗记吗?”
“不是,今天说是新戏,叫什么王二嫂纺织致富记。”
“哎呦,这出戏我还不曾听过。”
“才上没多久呢。”
“那吴大哥等等我,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冬日农活少,没什么要紧事做。”
“好啊,你嫂子这带了烤金薯,分你一个。”
……
孙瑁听得迷茫。
烤金薯他知道是什么,是去年朝内官员侯冬瑞从海外带回,提议种植的,淮南亦有,他府内也经常吃,本叫朱薯,因为加热后其肉灿金,民间都叫它金薯。
但《灭蝗记》和《王二嫂纺织致富记》是什么?名字竟如此古怪?
听这些人的议论像是什么曲子,难道是什么京城的新曲?
孙瑁好奇心起,也不进车厢了,下车跟着侍卫们一起进城。
他们进城后才走了几十米,就被人大声叫住。
“喂!那边那几十个人,新进城的吗?靠右走靠右走!”
孙瑁一行人开始还没意识到这是在对自己说话,径直前行。
两个胳膊上戴着红布的老太太见他们旁若无人,冲过来拦住他们,恼怒道:“你们怎么回事?没听见说话吗?”
孙瑁的侍卫大惊,立刻将孙瑁围在中间,提刀警惕道:“你干什么?”
两个老太太见惯了这种人,丝毫不惧,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比他们声音还大:“我还要问,你们这是要干什么?进城时没看墙上贴的城内交通规则吗?靠右行不知道吗?”
侍卫皱了下眉,确实没注意到京城内新定了规则,拿出文谍给她看,沉声道:“我们大人是淮南总督,进京述职,还请行个方便。”
“今儿这个方便明儿那个方便,那这规矩还要不要?”老太太叉腰瞥了一眼文谍,嗓音洪亮,“赶紧的挪位置,看你们是头一回不知情,免罚一次,下次再犯就得交罚款了。”
侍卫上前一步,生气道:“你……”
孙瑁打断他:“好了,照规矩办事,把车赶到右边去。”
他又冲两个老太点了点头,温和道:“我们初到京城,不知道京城变化如此之大,连行路都有规定了,侍卫有些冲动,还请见谅。”
老太太看他态度不错,脸色才跟着缓和下来,道:“不是我们为难大人,只是如今京城内所有人都得守这规矩,便是公主出行,都不例外。”
孙瑁听她提到公主,精神一振:“不知是哪位公主?”
老太太昂首挺胸,骄傲道:“自然是昭阳公主。”
孙瑁的侍卫听到她说连昭阳公主出行都遵守规定,恼火的心思歇了许多,毕竟他家大人再怎么尊贵也比不过皇子皇女。
但他仍有些不服气,嘟囔道:“谁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见过公主。”
老太太急了:“你怎么说话呢,我老婆子还能骗你不成?我们认字时昭阳公主就曾来过。最近城外琉璃厂扩大规模,昭阳公主常出宫去看,我们这些街道巡查员又不是瞎子,还能看不到?”
孙瑁摆摆手,示意侍卫不要再说。
他顾不得问“街道巡查员”这种新奇称呼,只抓住关键问题:“扩大琉璃厂?琉璃造价如此昂贵,为何还要大量制造?”
老太太说:“那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琉璃的成本可低了,你离京城太远可能不清楚,如今琉璃的价格我们平民百姓咬咬牙也买得起。”
旁边的老太太搭话:“都是陛下英明,公主不凡,才让我这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也能看到这些好东西。”
“是啊,听说琉璃厂那边招人还管饭呢,招的都是城外一些贫苦人家,说是什么以工代赈。”
孙瑁一呆,还想再问,两个老太太已经眼尖地看到不远处又有人违规,冲过去罚款了。
孙瑁的近侍瞠目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