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家里吃完早饭,郭大姑郭二姑她们几个外嫁女就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郭建平他们几个男人就在郭大伯家抽烟喝茶聊天,郭大姑她们就去了郭有兴家。
一群妇女围在一起聊聊天说说八卦,大家还聊得挺开心的。
说着说着郭大姑就说到她去卖东西这事去了。
“昨天不是中秋节嘛,一大早我就拎着半篮子鸡蛋和两个鸡去镇上,我就在路边吆喝几声,没一会儿功夫就卖出去了。”
郭二姑:“这么好卖啊!那我改天也去试试。”
事实上,郭大姑口中的没一会儿,还挺有水分的。
刚开始她不好意思开口,但她看到其他人卖完东西走人,她心里一急就吆喝出来了。
随着她的叫卖,第一单生意就开始了。
尝到甜头的郭大姑就更加的热情叫卖了。
短短几分钟她家的鸡和鸡蛋就卖完了。
“大姑你们可以在村里收一些鸡啊,在镇上或者是去县城里卖都可以,这样一只鸡也能赚到一两毛的差价。”邓清灵道。
“真的吗?真能赚到这么多?”郭大姑激动的问道。
“怎么不能,吃的最好卖了,不过你也不要一次收太多了。
最多十来只的样子,最好是卖完了再收,毕竟鸡多了容易生病。”邓清灵说道。
也不是她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大家都是自己人,她就建议一下。
至于做不做就是她们自己的事了。
“是这个理,我回去和你姑丈商量一下。”郭大姑道。
郭大姑回家还真说了这事,大姑丈举一反三,得空了就去捕鱼抓黄鳝,瓜果蔬菜也挑着去卖。
她们想着能挣一点是一点。
反正这些东西也值不了几个钱,卖不出去也没关系,大不了留着自家吃。
还别说,她们这试试的心态,头一个月她们就差不多赚到了七八十块钱。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其实这个时候不管做什么生意都是能赚到钱的。
就连收破烂也是能赚到钱的。
... ... ... ... ... ... ... ...
和郭大姑她们聊到10点多的时候,邓清灵和郭建平就带着几个孩子回娘家了。
邓清灵也没带什么东西来,就拿了些郭建平从县城带回来的奶糖和月饼,分给邓家三兄弟。
前些年邓家也算是分家了,不过他们是分户不分家。
意思就是 大家还是居住在一起,但户口和经济是独立的。
他们平时都是往梁海娣手里交伙食的。
村里有人办事就兄弟三人凑钱,由梁海娣夫妻俩去吃席。
不过自家兄弟姐妹嘛,也不用那么抠,该给的还是要给的。
所以邓清灵干脆给每个哥哥家一份节礼,这样她哥哥嫂嫂也高兴。
邓清灵看她二嫂时不时拍一下衣服,好像衣服脏了似的,便忍不住开口道:“二嫂你身上的衣服还挺好看的,什么时候做的?”
要知道她二哥二嫂平时特别节省的,恨不得将一分钱掰成两份花。
邓清灵很多年都没见过他们夫妻俩穿新衣服了。
“是嘛。”梁媚娣又摸了一下衣服,笑着说道:“这是前两天刚做好的,你二哥说我很多年都没穿过新衣服了,所以扯了布回来让我自己做一件。”
“对了二嫂,今天怎么不见二哥和阿光在家?”邓清灵道。
“你二哥带着阿光去收货了,前段时间收回来的货,昨天去县城早早就卖光了。”说起这个梁媚娣就十分高兴。
幸好她没拦着邓国荣去做买卖,不然哪里来的新衣服。
邓清灵:“收什么货?鸡?鸡蛋?”
“都收的,去山一点的地方收,价格还便宜很多,那些野鸡,野兔,蘑菇木耳什么的,挑到县城里十分好卖。”梁媚娣笑道。
自从邓阳光去邓清灵的店帮忙之后,他就劝他爸做点小买卖,多少能减轻一点家里的负担。
所以在学校开学前几天,邓国荣父子俩就开始做买卖了。
刚开始他们只是在镇上卖鸡和鸡蛋的,后来他们看到有人在卖山货野味,他们就干脆把买卖做大一点。
他们赶着牛车去收货,也不屈紧什么,能卖钱的都收,
收上来之后,他们父子俩就去县城里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