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六年,牛仙客进拜侍中,遥领河东节度使。后来,牛仙客又兼任兵部尚书,免去遥领的节度使职务。
牛仙客担任朔方节度使,曾任命姚崇之孙姚闳为判官。牛仙客拜相后,姚闳也累迁至侍御史。他自称能沟通鬼神,预知祸福,牛仙客深信不疑。
牛仙客担任宰相时,在关中地区,推行“和籴法”,以比时价高二三成之价收买都畿、京畿粟各数百万斛,并停运当年朱水应输京师之租。和籴法的实行,从根本上解决长安粮荒问题,减轻朱水漕运的负荷,缓解人多地少的社会矛盾。
王韫秀生于华州郑县,乃是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之女,有貌有才,善于做诗。她和元载刚成亲时,元载家境贫寒,不得不住在岳父家里。小夫妇饱受娘家的歧视嘲笑,连头也抬不起来。
时日久长,元载终于忍耐不住,赋诗一首《别妻王韫秀》,作别爱妻,准备离开王家,进入长安求取功名。
王韫秀见此情景,决心离开娘家,宁愿和元载一起受穷,还写下一首五绝《同夫游秦》:
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
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
恩爱夫妻携手入长安,求取功名。元载投入唐怀礼门下,又因为学问超群,很快得到唐门长老推荐,不断爬升,成为皇帝身边的宠臣。然而,元载当了宰相后,渐渐贪赃纳贿,生活奢侈,还纳了宠妾薛瑶英。
大唐跟燕国迟早有一场决战。然而眼下国库空虚,无法应付战争的庞大消耗。
这一年关中部分地区闹旱灾,导致粮食匮乏,粮价过高,百姓困苦。
由于漕运低效,东南地区的粮食,无法调入关中,导致粮价过高。眼下急需改革漕运平抑粮价。
牛仙客跟牛晏,请命督办漕运。
牛仙客曾做过地方官,深谙地方风土物情和民间疾苦。为此日夜焦虑,果断提出疏浚河道,南粮北调的宏伟计划。他给皇帝上奏折,言道:“见一水不通,愿荷锸而先往;见一粒不运,愿负米而先趋,焦心苦形,期报明主,丹诚未克,漕引多虞,屏营中流掩泣献状。”
轩辕勃将牛仙客召进宫,细问漕运症结和策略。牛仙客曾管理朱水租庸事务,经验丰富,应答如流,颇合圣意。
在唐门长老元载等的支持下,轩辕勃便任命牛仙客接办漕运。借此可以回报拉拢唐门,并获得支持。
漕运是通过水路交通,将朱水流域的粮食运至长安。由于漕运废弛阻塞,造成关中粮食困难,缺粮上百万石,饥荒四伏,粮价暴涨。
牛仙客上任后,首先组织人力逐段疏浚由朱水到高师的河道,由墨家船坊,打造二千艘坚固的龙头漕船。雇佣唐门武士运粮,每十船为一队,唐门长老负责押运。他不再征发沿河壮丁服役,而是用朝廷的盐利雇佣唐门武士。此举让唐门获利无数。
牛仙客沿用过去裴耀卿的办法,改直运法为段运法,将全程分成四个运输段,建转运站。使江船不入汴水,汴船不入姆河,河船不入渭水,提高了运粮效率,杜绝了翻船事故。为此又在维扬,汴口,河阴,渭口等河道的交界处设仓贮粮,以备转运。
漕运改革后,比过去用江南民工直运的方法提高了五倍效率,减少了损耗,降低了运费,免除了南方子民艰辛苦逼的劳役。
朱水流域的粮食因此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长安,每年运量达四十万石至一百万石,解决了粮荒还有所储备。
当第一船粮食运达长安时,武宗轩辕勃欣喜万分,专门组织乐队到渭桥迎接,盛赞牛仙客道:“牛爱卿真是朕的萧何啊!”
牛仙客每次召见,都会提出一些新的策略和意见。数月后,牛仙客又提出建议,在各州郡建立粮食储备制度。“善治病者,不使之危惫,善救灾者,勿使至给。”他还说:“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纺织,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
这两句话说到点子上,打动了武宗。光靠施舍,无法解救百姓疾苦。建立官仓,调节物价,朝廷可以获利,饥年也可救济百姓。
轩辕勃听取牛仙客的建议,在各地建立粮食储备制度,对粮食价格进行积极干预。丰年时收购粮食,存入平仓,以免谷贱伤农,若遇荒年或青黄不接,粮价上涨,开仓出售,平抑粮价,济灾救民。如此则百姓受益朝廷获利。
为了及时掌握各地灾情和粮价,牛仙客在诸道设置巡院,选择勤廉干练的长老作巡院官,管理诸巡院。诸巡院雇佣唐门“善走武士”,收集本道各州县雨雪多少庄稼好坏,以及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