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带兵抓住乌承恩父子,搜出李光弼的牒文。文中让乌承恩邀同阿史那承庆一起刺杀史思明;还有事成后准备赏赐给阿史那承庆的免死铁券;另外还有一本小册子,上面列满史思明心腹党羽的名单。
史思明大怒,指着牒文名单,问乌承恩:“我哪里对不住你,你却要忘恩负义,置我于死地?”
乌承恩满头是汗,咕咚跪下,不停磕头:“我有罪!我该死!这都是李光弼的阴谋。”
乌承恩是个怂包,众目睽睽之下,说策反乃是李光弼指使,推卸责任,以求保命。
翌日,史思明集合所有部众,官吏和幽州百姓,面向西南,痛哭流涕:“臣以十三万众,降靠朝廷,何负陛下,而欲杀臣?!”
狼将也都跟着大呼:“诛杀奸贼,诛杀乌承恩!”
乌承恩情知难逃一死,恐慌求饶,汗流浃背,屁滚尿流。
“叛我者死!”史思明目光冷冷,当众打死乌承恩父子,丢与众狼分食,并囚禁宦官李思敬等从属,然后向武宗上表鸣冤。
武宗赶紧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遣使至范阳,宣慰说:“此非朝廷与光弼之意,皆乌承恩贪功擅自所为。史卿杀之,甚善!”
元载知道史思明多疑,便想出了一个阴招。轩辕勃按照元载计谋,写书信送给范阳参谋耿仁智,让他想法子弄死史思明。这封书信恰好落入史思明手中。
史思明原本就怀疑身边出了奸细。不过耿仁智跟随数十年,是值得信耐的亲信。他不能确定这封书信是否为离间计,于是招来耿仁智,问他要不要反唐。
耿仁智就劝主公,“应当忠于大唐,勿做反复小人。”
史思明冷问道:“使者都已经囚禁了,还有退路吗?”
耿仁智笑道:“陛下立马释放使者,就说是误听小人之言。”
史思明勃然大怒,命属下将耿仁智绑缚,骂他是叛徒。“乌承恩给了你多少好处?”
耿仁志是个倔脾气,内心有冤屈,却不肯求饶,还大骂史思明昏庸狭隘,不能善待兄弟,并将内心积郁已久的懊恼不满,都倾倒出来。
史思明铁青着脸色,在将士们面前,亲手用铁棍击碎参谋的脑袋。然后杀死乌承恩父子,果然造反称帝。
耿仁智跟随史思明三十年,一朝被击碎脑袋,消息传到京都,元载等拍掌大笑。轩辕勃却为乌承恩父子哀悼惋惜。
乾元元年八月,郭子仪因在黄河边击败狼军,擒获叛将安守忠,献俘至京师。武宗命百官到长乐驿迎接,并亲自在望春楼等待,进封其为中书令。并诏李光弼入朝,升他为侍中,改封郑国公。
不久,武宗诏命九位节度使,合力讨伐盘踞邺城的慕容狮,谁担任统帅,倒是个难题。天下兵马集于一人,即便由太子出任,皇帝也不放心。因郭子仪、李光弼等皆为元勋,威望甚高,恐其尾大不掉,只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却不设立元帅。
郭子仪与李光弼等,是何等聪明人,对皇帝的提防心思焉能不知。节度使们这时也担心,除掉慕容狮后,皇帝会不会过河拆桥?自古以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李光弼暗暗叹息:难呐!
当时,郭子仪因为刚刚吃败仗,便未急着出击。
史思明于是趁机收集残兵,驻扎在邺南。
郭子仪率兵从杏园渡过黄河,再次击败狼军,斩首四千级,捕虏五百人。叛将安太清逃至卫州防守,郭子仪率兵围困卫州。鲁炅从阳武,季广琛、崔光远从酸枣,和李嗣业一起会合郭子仪于卫州。
慕容狮将兵马分为三军,以崔乾佑率领上军,田承嗣率领下军,自率中军,前往救援。即将开战时,郭子仪先选出三千射手埋伏于营垣之内,并嘱咐道:“等我军退却,狼军必定乘机攻占营垒,你们就呐喊射箭。”
两军交战不久,郭子仪假装兵败,狼军舍命追击,追至营垒下,伏兵立刻登上垒垣,乱箭齐发,如同雨下,狼军大惊退走,
郭子仪又率军奋击,慕容狮大败,狼军被斩首四万级。此战,郭子仪军获铠胄数十万,捕杀慕容狮弟弟慕容和,攻克卫州。
慕容狮逃走,郭子仪等率军追击到邺城。许叔冀、董秦、王思礼,及河东兵马使薛兼训,领兵相继来到。慕容狮收集狼军余部,与官军战于愁思岗,再遭惨败,前后被斩三万级,被俘千头狼人。慕容狮于是入城固守,无力再战。
六十万大军包围邺城。
慕容狮的十五万精兵,龟缩在城内,被大唐六十万虎狼之师包围。数次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