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回去后,向柳鸿艺汇报了成果,柳鸿艺显然是很兴奋的。
不过柳鸿艺的兴奋点和江南有所不同。
他虽然知道江南搞实验室的目的,但他不懂,也不想懂,毕竟,在这方面还是专业人干专业事。
但柳鸿艺知道,花点钱就和京都科技大学攀上了关系,在他的认知范围里面,在这点上,可比实验室重要得多。
要知道,京都科技大学除了掌握顶尖的技术外,其校内学子更是在各行各业有所建树。
包括各级单位的要职,都有科技大学的影子,要是能攀上这层关系,那可是要起飞的节奏。
柳鸿艺特意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里的老爷子。
柳老爷子直接痛骂了柳鸿艺一顿,说他目光短浅、得意忘形,并叮嘱他,不要有任何动作,只要配合好江南的工作就行。
在这点上,柳老爷子看得更远,他隐约感觉到,江南的举动,实属空穴来风,是有可行性的。
柳鸿艺被老爷子一顿骂,反而清醒了。
柳鸿艺意识到:“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关系,那么,科技大学那边可不是吃素的,他们看重的绝非江南那三瓜俩枣,也就是说,江南或许真的有能力走一条国人不曾走过的路。”
念及于此,柳鸿艺瞬间觉得热血沸腾起来,如果这事成了,那可是华夏电影史上的开拓者。
与其在窝里斗,不如走出去,向全世界展示下华夏的实力。
江南和京都科技大学那边正式成立了灵犀研发中心。
原本科技大学就有项目孵化基地,所以,场地也定在科技大学校内。
接下来就开始了团队的组建。
灵犀研发中心的主要方向是影视中特效环节,其中影像捕捉的研究,作为第一个课题被提了出来。
看着这一切步入正轨,江南呼出一口气。
最开始的时候,江南还担心怎么把课题引出来。
江南手里有卡梅隆的日记。
卡梅隆的笔记中记载了3d fion cara 系统结构及其参数调整。
这套创新的3d摄影系统,是卡梅隆数字领域公司团队自主研发的成果,其关键部分由两台索尼hdcF950hd摄像机组成。
这两台摄像机在拍摄现场起着人类眼睛的重要作用,通过每台摄像机镜头前配备的不同类型偏光过滤镜片,可以有效地移除图像中的偏光反射,确保画面质量。
这种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将更具动感和立体感的视觉效果呈现给观众,还能有效消除因画面快速递进和深层抖动而引起的头晕现象。
为观众带来更加舒适和逼真的观影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3d摄影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套能够直接用摄像机拍摄出3d画面的系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虽然江南手里有卡梅隆笔记,但是他又不能真的拿出来。
如果那样做了,那么科技大学首先要研究的课题恐怕要变成江南本人了。
但好在江南把自己的要求提出后,科技大学那边立马就找准研究方向。
江南感慨道:“还真是专业人干专业事。”
灵犀研发中心渐渐步入正轨,这里面的事情,江南暂时也插不上手。
当然了,科技大学除了提供场地和研发人员外,江南在外界也引进了一批人才,直接放在科技大学进行课题的研究。
在这方面,江南还是肯下血本的。
江南深知,华夏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受限,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文化特性和技术水平。
谈到特效对电影输出的影响时,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只要剧情出色,电影自然就能赢得国际观众的喜爱。
但这种观点过于天真。
现实中,我们常常读到一些小说描述,主角随手拿出一部如《阿凡达》般的剧本,在国内拍摄后便风靡全球。
然而,这种情景在现实中是不切实际的。
原因在于,我们没有那种与特效紧密结合的思维,同时自身又缺乏相关技术。
即使选择雇佣国外的团队,他们也可能难以理解我们脑海中的视觉画面,甚至可能设置技术壁垒来限制我们。
最终,一个原本出色的剧本,可能因为特效的不协调而在国际市场上显得格格不入。
如果我们仍然使用30年前的特效水平来输出作品,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好莱坞大片的海外观众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