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个遥不可及,却又仍让人心生向往的一统天下梦,嬴渠梁和商鞅二人皆付出了自己的性命,并将自己的尸骨作为未来后人的垫脚石。
让之后秦国的第六世国君,嬴政,一扫六合,吞吐八荒。
至于他的那些敌人,只会在未来的无尽岁月中慢慢消散,不为人知。
随着播放结束,不少网友来到地星官网或者大秦帝国的官微下进行留言,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曾经,只存在于历史课本上的人物的情感与评价。
“私者一时,公者千古。”
“于后世二千余载,所使制度皆以秦制为基础进行修正补充,由此可见秦制之完善,商君之大才,名垂千古,功在千秋。”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秦公: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商鞅: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他们做到了,真的做到了。”
“重读历史我才发现,像商鞅这种从一个国家的最底层进行彻底改革的人一直很少,而成功的更是只有他一个,后来者都是在他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律法补充或修正,没有一个能跳出他所制定的律法框架。”
“像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开拓型人才,世间少有,就连秦国后世儿孙的大一统也是因为他打的基础太过牢靠,太过超前。这也是他能被我们所铭记的原因。”
到了这里,网上网友的评论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只是一个网页刷新,就凭空出现数页的网友留言。
这样的情况着实让隔壁的那些流量剧的演员和导演们羡慕不已,纷纷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有一部如此受大家喜爱的作品。
此时,一间老宅内,几位老人看着正在播放片尾曲的电视,彼此说出了自己对这个结尾的看法。
首都大学历史系教授,李牧:“单从一部影视剧的角度里看,它无疑是优秀的,虽然对实际的历史有些改动,却也符合大众对历史的认知观点,可以说满分一百至少八十。”
魔都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志远:“这次我同意李牧的看法,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我们所了解的实在是太少了,时间的磨灭,政治的变动,都导致我们只能蒙着一层厚厚的面纱去了解它的本来面目。”
川蜀大学历史系主任,凌松:“都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是也正是它的这种任人打扮,才让我们当中的一些人认为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去将它本来的面目画下来,流传后世。”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就是这些人让我们知道了过去,了解了历史。”
李牧:“说回现在,商鞅变法在现今大众认知中还是简单的四个字,但是这背后的实际意义确是千古少见的国家层面的大变革。”
“纵观历史,这样的情况屈指可数,而成功的更是只有他一人而已,有此功绩,足可见其才啊。”
华夏知名历史学专家,梅生:“确实如此,商鞅变法在那个战国时期可以说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但是这样的行为注定了他最后的结局。”
“现在想想,我估计自从他在秦国徙木立信,开始实施自己的强秦九论之后,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但是他仍然无怕无惧,只求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展抱负。如此人杰,岂能不让人怀念。”
李牧:“确实如此,但也正是这样的制度,直接导致了秦国统一天下之后的二世而亡。”
“一个国家在面临四面环敌的高压情况下,这样严格的制度让可以他们更好的凝结在一起,使国家更加强大。但当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再是危险高压的时候,这样严苛的律法只会让人感到压力,就像一个被持续加热的高压锅一样,极其危险。”
陈志远:“是啊,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国家,在它有敌人的时候,它的剑只会对准敌人,但当敌人消失了之后,就只剩下拔剑四顾心茫然了。这种情况在握剑之人还在的时候,尚且稳定。”
“但随着握剑之人的更换,这柄见血封喉的剑就要开始失控,甚至弑主了。”
凌松:“不单单是制度的问题,还有之前六国制度下的不同土地,生活习性不同的人口,包括语言文字等,各种的千差万别,这都是不稳定的因素。”
“一个地处一隅的国家和一个幅员辽阔的朝代是完全不同给你的概念。商鞅的这套制度虽然超前,但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在最开始的秦国还好,但是对于之后已经完成大一统的秦朝而言,就有很明显的弊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