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商军陈兵边境之后,竟然发现三国守军早已撤去。
不仅如此。
在大商宣战当日。
三封降书从三国皇宫之内发出,直达商都。
太极殿中,武帝看着三封降书,陷入了沉思。
降书上皆为三国帝君亲笔所写。
大意就是愿降服大商,今后将以属国的名义连年供奉大商。
大商甚至可派驻大军进入三国常驻,甚至若是对三国帝皇不满意,也可重新任命,但为了不造成更多不必要的麻烦,最好还是从现有的皇室子弟中选择。
“诸位卿家,有什么意见?”武帝将降书的内容公布了出来。
最先站出来的是新任御史大夫。
“此乃陛下强威盖压天下,三国国君自认无法与我强大之商军相战,故而不战而降,不动兵戈,此乃大商之福,也乃天下之福啊!”
御史大夫为儒家弟子,饱读诗书,以仁义着称。
若是能不动刀兵,少造杀戮自然是极好的!
“陛下,刘御史所言极是,臣认为大商当有大国风范,允了三国所求,大军进驻也很有必要,只是三国不可再称帝君,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室,那就是大商皇室。”
“如燕地蛮地一般,三国为大商属地,那就只能称王。”
“周尚书所言有理,臣还有一言,三国既降,咱们若是不接,反而继续以兵伐之,倒是无法向天下人彰显我大商上国之仁义,于民心无益。”
“臣以为....”
诸臣你一言我一语,基本都是赞同的接受三国的降书,以免再动刀戈,劳民伤财。
“好,既如此,那便邀请三位国君于下月一日入商都,递交降书,天下人尽可观之,退朝。”
武帝定下了基调,就此退朝。
而关于三国投降大商,在天下也引起了热议。
大离国民大多是辱骂朝廷无能,未战先降。
想当初商燕齐攻大商都未拿下大离,还不是他们江湖人出手,组建了一支支义军,将商燕都赶了出去?
这次也是如此,一支支江湖势力组建义军,揭竿而起。
只不过他们刚刚揭竿,就被人打倒。
大离丞相墨正早就知晓大离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早就做好了安排。
在江湖和各郡都安插了大量的人手。
监察院早在这一年时间里融入了江湖,一切都逃不过监察院的探查。
何况还有千机百晓楼的存在。
大离境内自然翻不起大浪。
至于阳国,依旧平平静静,对于投降大商,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是无所谓的态度。
无非是换一个主子,对他们来说并无影响。
兴许换了主子之后生活还会更好一点儿呢?
至于那些官员,给谁当官不是当呢?
即便降了大商,根据历史的经验,他们手中的权势搞不好还会大上一点儿,油水更足一点儿,自然也没必要反对。
至于这一切自然是千机百晓楼在其中顺水推舟。
林玄在出阳关三年,千机百晓楼对于阳国的渗透自然也是最深的。
阳国早已完全在千机百晓楼的掌控之中。
不然也难以挖出藏在阳国深处的太一宗和赤炎谷。
本来若是武帝征伐蛮国再快一点儿的话大离和阳国倒是也能撑一撑。
只不过因为十四公主横插一脚,林玄又想一观事态发展,千机百晓楼也就没有参与其中。
距离天变之日不足三月,千机百晓楼的规划在大商一统之后,亦还有几件事要办,需要时间。
故而也让武帝体验一把身躯一震,王霸之气尽显,诸国来投的感觉。
......
这几日,虽然大商即将一统天下的事情闹得很大,天下人尽皆知。
不过对于有些江湖人来说,这并不算什么大事。
朝廷是朝廷,江湖是江湖。
只要不反朝廷,对江湖人来说也没什么两样。
但是江湖事就不一样了。
大离剑冢近日剑气勃发,剑意肆虐,即便是剑冢之人都被逼了出来。
最后连孤剑客和剑冢大宗师都被剑意所迫,不得不暂避。
传言称大商安亲王悟剑有感,进入了一个玄之又玄的境界。
剑冢之外,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强者,先天宗师聚集,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