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十一年,八月。
诸王到达封地,接管了郡守的一切,其中就包括郡兵的调动权。
受武安侯及麾下的关中秦卒所慑,郡守们即便心有不甘,依旧不敢发动叛乱,只能坐视权力被诸王夺走。
这是秦国数百年来,第一批被分封的宗室,他们心里激动无比,连带着对元始帝都感恩戴德起来。
是以,当元始帝暗中下旨要他们捕杀郡内的列国贵族时,这些王侯立即行动,毫不拖泥带水。
一时间,无论反秦还是顺秦的,列国贵族及其后人死伤大半。
只有极少数如熊彰这般早早归隐的,得以幸免。
元始十一年,九月。
朝堂文武大臣数百人联名弹劾丞相李由。
分封制再立,损失最大的便是朝堂文武。
李由身为百官之首,此举无异于背叛,自当沦为众矢之的。
百官激愤,勋贵助威,声势之大就连元始帝都难以招架。
他暗中命令宗室与朝堂重臣对峙,却屡屡落入下风。
半月后,李由不忍元始帝为难,自请年老乞骸。
元始帝再三挽留,甚至在朝堂上唤其“李师”。
然李由去意已决,无奈之下,元始帝只得应允。
自此,李由为期十五年的丞相生涯告终。
元始帝念其功高,特封其为上蔡侯,在陈郡(昔日上蔡郡)平舆赏赐仆从百人,良田千亩。
李由领旨谢恩。
见李由被免,一众朝臣也知道见好就收。
元始十一年,十月。
李由带上家中老小,启程离京。
元始帝亲令一支百人的铁鹰锐士护送。
同月,终南山。
李常笑简单收拾了随身行囊,准备下山。
德顺摇着轮椅出来,白龟趴在他身旁,看向李常笑的目光中满含不舍。
李常笑知道这小子是戏精龟,没有理它,转而看向德顺,吩咐道,“院中的那些植株,可得替本王看好。”
德顺满脸郑重,“王爷放心,一切包在老奴身上。”
“行,那本王走了。”
说完,李常笑周围升起雾气。
薄雾散去,整个就消失在原地。
而后,德顺摇着轮椅,来到两块黑土前。
黑土栽种的三四种植株,德顺从没见过,也喊不出名字。
据王爷所说,那是来自西域的奇珍。
……
三川郡,洛阳。
李常笑到达城下,他排在人群中,等待进城。
这回,李常笑学机灵了。
他身上带着事先准备好的照身帖。
守城士卒一一核验身份,若有不妥,立即收押,而后以囚徒之身送往徭役场。
半刻钟后,终于轮到李常笑。
士卒拿着他的照身帖,问道。
“蓝田人氏李刚,孟门弟子,可对?”
“正是。”
旋即,那士卒抬头打量李常笑。
一身教书先生打扮,风姿卓然,手里提着一把折扇。
通身的气度就不是常人能比的,说不得是哪家公子微访。
士卒暗暗点头,将照身帖还给他,语气中有些恭敬。
“原来是圣贤弟子,多有冒犯,先生请进。”
闻言,李常笑轻提羽扇,抱拳一礼,“劳烦了。”
这时,有一阵沉沉的马蹄声从城里传来,还有车轮滚动的声响。
李常笑转过头,发现是一群身披黑甲的士卒押着囚车出来。
囚车里坐着些衣衫破旧,头发蓬乱的人,男女老少都有。
经过身边时,李常笑还能听到咒骂声。
“李宣廊,你不得好死!”
只听名字,李常笑虽不认识,却能猜出那是宗室之人,极有可能就是统治三川郡的那位诸侯王。
这么看来,囚车中的极有可能是列国贵族。
李常笑轻摇羽扇,朝城中走去。
街道荒凉无比,只有手握长矛的士卒时不时走过,手中也押着人犯。
整座城池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那些平日随处可见的小贩,在这里却格外稀罕。
不知走了多久,终于看到有家酒楼是开着的,门上挂的幌子在风中飘摇,显得分外凄冷。
行至近处,李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