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
当李常笑将蜜汁,大炉,脆皮水等一切布置完毕。
白龟像是打仗胜利的公鸡,两手各提着一只昏迷的大鹅,昂首走来。
大鹅的毛秃了大半,可见饱受摧残。
李常笑接过鹅,鼓励地拍拍白龟的脑袋,给了它一个肯定的眼神。
当晚。
一人一龟坐在山顶的石亭旁。
手中各捧着一整只烧鹅,狼吞虎咽了起来。
……
初元二年,五月。
未央宫。
初元帝下朝回到宫中
忽然觉得脑袋昏沉,在太监的搀扶下回到榻上。
还不待宫女服侍更衣,整个人即向后倒去,昏迷不醒。
太监大惊,连忙传唤太医。
同时派人到椒房殿和长信宫,通知皇后与太后。
半个时辰后。
初元帝服完汤药,短暂地清醒了片刻,而后再度睡去。
为了让皇帝好好休息,太后令众人走到侧殿。
太医将诊断的情况说出。
“天子劳累过甚,体魄有失,伤了内气,至于昏厥。”
话音刚落,在场的人表情都凝重起来。
其中以王太后为甚。
她盯着太医,凤目威严。
“吴院判,陛下子嗣之事,可有办法。”
提到这件事,皇后下意识地低头,眼神颇为急促。
吴院判苦着脸,却迟迟不敢开口。
他若不说,顶多是开罪太后,大不了被赶出宫。
他若多言,倘若陛下仍旧无嗣,那就是妄论君上,轻则流放千里,重则人头落地。
见状,王太后瞪了皇后一眼,气冲冲地走出大殿。
……
接下来几日,初元帝终于清醒。
可他浑身无力,就连下床行走都有些吃力,强烈的疲乏充斥脑海。
依太医所言,以如今的身体状况,主持朝政是不太可能了。
时间短还好,可日子一长,一旦天子失去对朝堂的控制,必将引起动乱。
初元帝脑海中反复思索,一道道人影浮掠,想要找到可以代为主持朝政的。
首选自然是刘氏王爷。
先帝子嗣稀薄,嫡子只有他一人,庶出皇子病逝一人,还有一位是江夏王。
江夏王。
想到这位皇弟,初元帝的心里却有些膈应。
当年宫中有流言,先帝有意改立储君,人选就是江夏王。
怀揣敌意,下意识地,他略去江夏王。
可这样一来,宫中有资格代为主持朝政的,只剩皇后和太后。
皇后,膝下并无子嗣,娘家不算显赫,恐怕会被朝臣架空。
母后……
初元帝陷入思索。
从位份上,太后代表先帝,纵为妇道人家,朝臣不敢轻视。
从出身上,王氏如日中天,门生遍布朝堂,太后垂帘,王氏必鼎力相助。
至于父皇临终前的叮嘱……
初元帝犹豫片刻,终是做出决定。
\"只需一载,待朕留下龙嗣。届时,外戚和外臣,敢有妄为,朕必戮之。\"
不过在此之前,天子三卫却是要牢牢握在手中。
想到这,初元帝的眼神略显阴沉。
他看向殿外,沉声道。
“南卫将军,速来见朕!”
……
半日后。
南卫将军领着一众银甲士卒,朝着长信宫的方向奔去。
他们奉陛下旨意,听令太后调度,协助太后垂帘朝政。
明面上,初元帝此举可谓践行了大汉历代奉承的孝道。
无论是谁,都无法挑出毛病,只能称赞陛下孝顺,为天下万民表率。
可实质上。
这支听命太后的天子精锐,在大事临头时,是忠是奸,尚未可定。
保不齐,未央宫一声令下。
南卫士卒齐齐倒转兵锋,指向朝臣,又或许是……长信宫。
饶是如此,当圣旨传出的那一刻,在朝堂还是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以丞相为首的百官,纷纷集合宫外,叩首求见。
他们引经据典,连篇累牍大言垂帘之弊病,恳请陛下收回皇命。
奈何。
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