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虽然不大,但是足够她们居住了。
房屋的屋顶采用斜梁式的结构,上部三角屋架为顶,下部由四块斜屋面相连而成。
顶部则是用剖成半圆形掏空的竹管朝下紧紧并列覆盖。
再在上层竹管之间的空隙处又铺设了一层朝天仰放的竹管。
这样,雨水会完全地被接住,顺着坡状的屋顶流下来,也无需担心积水了。
屋顶的最上面,慕荷还是采用同样的办法,用茅草编织的席子覆盖着。
至于房屋内部的格局,基本是按照慕荷最初的设想布置起来的。
整个屋内看上去干净整洁,地板是用劈开的竹子压平横在竖梁上铺起来的,房间的隔层也是用竹片隔出来的。
一进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套翠绿色的竹子沙发和茶几。
在沙发旁边不远处,摆放着慕荷那套一直用来吃饭的餐桌椅。
紧挨着餐桌椅是一排通顶的隔断,隔断内贴着墙壁有个柴火灶。
这个柴火灶看上去明显比山洞的那个大上了一倍。
在它的边缘还有着一个货架和一道用中通竹管相连的水道从瀑布处直接架设了进来。
慕荷要用水的时候拔掉竹筒末端的塞子,就可以有了源源不断的自来水。
在厨房的另一面墙壁处,还有一个筑顶的火墙。
火墙从这里直接往上延伸到了二楼的房间里,以备冬天取暖用。
最后,在一进门右手边的楼梯下,慕荷还单独建了一个蹲式的卫生间。
这样往后暴雨、大雪天她也无需去溪水对岸如厕,方便了许多。
顺着楼梯上来的二楼区域分为:前廊、两个卧室和晒台三个部分。
前廊是单独延伸出来的区域,空间上开敞明亮,视野非常宽阔,低头就能把谷底的一切尽收眼底。
两个卧室内的家具除了衣柜,她这次还单独制作了两个床头柜。
现在慕荷终于在这个原始社会中,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