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我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海子
又是一年悠悠而过,今年的冬天,仿佛失了往昔的凛冽,在西南那隅,甚至连雪的影子都难觅踪迹。华已经高二了,假期里整日闷在家中,愈发觉得百无聊赖,寻思着,总归还是要和父母聚上一聚的。预订的餐馆,好在不算太远,华从宾馆踏出,沿海城市特有的海风裹挟着湿热,咸涩地扑面而来,那风,像是从岁月的深海吹来,带着几分沧桑与迷茫。华将要面对的一切,即便还未真切触及,心底却已悄然泛起紧张的涟漪。在白日的余晖下,华望向远方,那蜿蜒的道路,像一条蛰伏的黑蛇,无尽漫长,又在闪烁的灯花中,若隐若现,恍惚迷失。街边的设施,陈旧而斑驳,似是默默见证了往昔疯狂的年代,又在向新生的蜕变中,艰难挣扎,历史的车轮碾过,留下的是一道道漫长而又哀伤的辙印。华对时间的流逝,向来敏感,那些逝去的分分秒秒,仿若细沙从指尖溜走,徒留怅惘。
能在路边信步游走,而后迷失在这茫茫尘世,对华而言,竟像是一场冒险,一场带着孤独与彷徨的冒险。可叹的是,再漫长的漂泊,终要回归所谓的 “家”。好似许久之前,就有过这般场景,华独自一人,行走在没有尽头的黑夜,满心期盼着黎明的曙光,从温暖却又陌生的家中奔赴远方,又在昏暗逼仄的小巷中,沉浸于回忆的泥沼,被旁人无端打上浪漫的标签,而那些过往,却如鲠在喉,难以忘怀。华觉着自己,像是一台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只在特定的环境下启动,机械地执行着命令,在风中奔跑,追逐着那所谓的自由,实则不过是虚幻的泡影。
华一路走走停停,终于抵达目的地,即便这路途耗费的时间再久,华也不会有丝毫惊讶,她心底清楚,在那明知无法更改的未来面前,自己除了等待,什么都做不了,像是被命运的丝线缚住的木偶,无力挣脱。
街边的烧烤摊,烟火升腾,弥漫着一种别样的氛围。没有长辈在席间滔滔不绝地讲述过去,空气里少了几分沉重,多了些许轻松。许久之后,华知道,这样的场景,会在记忆深处反复浮现。华在一旁静静坐着,尽力回应着大人们的话语。餐桌上,还有几位父亲的朋友,酒过三巡,他们的声音渐渐低沉,直至没了动静。华和吕阿姨一道,将醉倒的他们送回宾馆,彼时,夜色已深,凌晨两点的钟声,在寂静的夜里,透着几分凄凉。
这样的氛围,华心底是喜欢的,在海边,听着他们讲述年轻时的故事,或荒唐,或有趣,仿若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窗。华恍然意识到,父母也曾有过青春年少,也曾肆意轻狂。父亲他们当年一起偷电瓶车,一人望风,一人下手的画面,此刻说来,竟带着几分诙谐。还有海边骑自行车的经历,那迎着海风飞驰的模样,让华觉得遥远又不可思议。
华甚至想象着,大约在某个清晨,父母会因回忆往事,流下热忱的泪,写下诸如 “滚滚红尘” 这般饱含沧桑的词句,那该是怎样一种复杂而又深沉的情感宣泄。
吕阿姨,平日里看着高冷,此刻,也静静融入这氛围,听着父亲与同学的闲聊,过后,并未有过多言语。华望着宾馆外车水马龙,汽车呼啸而过的声响,扰得她难以入眠。恍惚间,她想起很久以前,吕阿姨也曾在这同样的夜里,辗转反侧,两人共处一室,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天来。
“这大概是最后一次,咱们这样聚餐了。明年,你就十八了。” 吕阿姨的声音,在黑暗中,透着几分缥缈。
华默默等待着下文,空气仿若都凝固了。
“很多事,小妹你也想知道吧。” 吕阿姨的身影,隐在黑暗中,看不真切,唯有声音,在红色的霓虹灯下,缓缓流淌,“以前,我的侄女问我,我最爱哪些人,我认真思量过后,说‘我最爱我自己’,我就是这么答的。阿姨读了博,可于我而言,读博不过是块敲门砖,对学问,我实在谈不上有多热爱。”
“很早的时候,我就明白,自己为何总能受到优待,只因这张还算漂亮的脸蛋,这是我的资本,我也擅长以此谋取些好处,引得那些男生跟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