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祁钰点到自己,于谦才在震惊和错愕中缓过神来。
作为一个庙堂之上的重臣,他可是非常明白徐珵在朝中的能量。
就这么草率的死在自己面前,他甚至都感觉有些不真实。
虽然徐珵也是自己有取死之道。
但这一切细思极恐,于谦不是一个傻子,庙堂之上的大部分群臣,你可以说他贪,说他懒,说他贪生怕死。
但是唯独不能说他们傻,只是刚才朱祁钰的转变形成了巨大反差。
以至于让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
徐珵都已经到他太奶那里报道了。
此刻,只有于谦的声音回荡:
“臣认为,南迁之事绝无可能,诸位如此惊慌,却独忘宋朝南渡,以致于社稷衰败乎?”
想要有力的否定一件事,最省心最有效的就是举例说明。
于谦切中要害,继续朗声阐述:
“吾大明虽败,但仍有殿下监国,仍有各地兵众,仍有朝堂诸位大臣!此危急关头,正如殿下所述,吾等当上下一心,抵御外敌才是!”
这一词一句如朱祁钰刚才一般的发言,同样令人振聋发聩。
在朱祁钰杀人立威和于谦的举例说明下。
许多有良知的大臣们动摇了,他们自然也是知道,逃的了一时,逃不了一世。
宋朝的历史,作为朝堂重臣,没有一个人不知道,靖康之耻的后果根本不需要于谦过多赘述。
只需要稍一点拨,众臣就已经汗流浃背。
他们可不想当第二个写在如同靖康之耻上,那一串数字中的之一。
吏部带头大哥,全国组织部长王直挺身而出:
“臣认为,于大人言之有理,臣虽不读兵书,但也知道霸王破釜沉舟的故事,值此国家存亡之际,若吾等南迁,势必造成天下震动!”
克服恐惧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直面恐惧!
“不错,臣也认为不当南迁,否则太祖祖训就成了一纸笑话,况且我大明虽精锐尽折,但底蕴仍有,民心可用!瓦剌若敢来犯京城,胜负还未可知!”
大多数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这种人我们就称之为骑墙派。
在主战派的一系列发言下,这些骑墙派似乎忘记的刚才对于徐珵提议的心动。
“臣附议。”
“微臣没有意见,唯王命是从!”
越来越多的大臣加入主战派,而主逃派的带头大哥刚刚带头掉了脑袋。
自己挂了不说,还带着三族一起倒了血霉。
他们明白,此刻在言南迁只会是下一个徐珵,只能沉默以对。
但是朱祁钰知道,这已经是最大的限度了。
万事过犹不及,如果还继续打脸这些主张南迁的大臣们,难保自己不得人心。
这就跟打架一样,逮着一个穷追猛打,但是如果你要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乐色,你要一打七。
那么除非你是大师兄,不然的话很大概率是被揍的连自己妈都不认识。
政治除非图穷匕见,要不然更多的是试探底线和妥协。
朱祁钰已经试探过了底线,达到了目的,自然也就不在意他们的沉默了。
只是心中默默拿着小本本记上了这些人的样子。
当然,现在他只是一个王,哪怕以后当了皇帝,对这些人也不能够一刀切死,今天宰了徐珵,只是因为徐珵对他的威胁太大了,大的不能够留他看到明天太阳那种。
早死早安心。
同时他同样也知道,这里面很多人心不甘情不愿,更多的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识时务者,才是他需要的,只要向他靠拢,哪怕是表面靠拢也行。
他这辈子,可不会干出那种贿赂大臣来立储君的荒唐事来。
既然绝对要战,那么他作为一个监国,自然是要去抢功劳的,毕竟,他还不是名义上的皇帝。
要想坐牢坐稳那张龙椅,就必须要露出他全部的锋芒!
眼神看向于谦,朱祁钰心里说了声抱一丝。
这次,还是由孤来挽救大明吧,占用亿点点你的功劳。
确定了基调,那么就要确定主持整场战役的人选。
于谦作为兵部侍郎,且又是主动提出抗争到底之人,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主战派的主心骨。
“臣建议,擢升于谦于侍郎代理兵部尚书,主揽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