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情感而毁了自己的前途。征服者对此心知肚明,但他无法将这份情感完全压抑在心底,每当他试图回避时,那些与慧心一起探讨儒家经典的片段便会浮现心头,让他无法忘怀。
慧心也意识到周围的流言蜚语,内心愈加惶恐不安。她不希望因为自己而影响征服者的声誉,更不愿因这些流言而让学术探讨失去纯粹性。于是,她决定暂时减少与征服者的接触,甚至主动避开一些他们曾经频繁讨论的地方。她以为这样的做法可以平息外界的非议,也让自己能够冷静地面对内心的情感。然而,征服者注意到她的变化,心中不禁感到失落和困惑。每当他在图书馆中寻找熟悉的身影却不得时,这种失落感愈加强烈。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两人再次在图书馆相遇。面对慧心的刻意疏远,征服者感到不解和失望,便试探性地问她为何最近避而不见。慧心沉默片刻后,低声答道:“或许我们不该如此频繁地接触,毕竟男女有别,礼法不容。”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忧伤,这种矛盾的情感让征服者心中一阵揪痛。此刻,他才真正意识到,在清代礼教的重重束缚下,他们的情感注定只能被深埋在心底。
尽管如此,这次重逢并没有终结他们之间的学术探讨。事实上,这种压抑和矛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深化了他们的思想交流。因为他们都知道,唯有通过学术的讨论,才能以一种合理的方式继续保持着那种独特的联系。于是,他们的对话愈加深刻,涉及的问题也更加广泛,从儒家经典到西方学术,从社会礼教到个人情感,种种话题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在试图寻找一种超越礼教束缚的途径。
这种情感和理智的拉扯,让他们的学术交流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色彩。每一句对经典的分析,每一次对学术的探讨,似乎都带着某种隐晦的情感寄托。在清代这个重视礼法的时代,他们的感情注定无法直接表达,但在这段看似纯粹的学术关系背后,情感的悸动却始终未曾消散。这种悄然生长的情感,如同学术研究中的隐秘线索,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在那次乡太学的学术座谈会上,慧心的发言无疑引起了轰动。她不仅敢于站在众多男性学者面前陈述自己的观点,而且能够对《春秋》经义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尤其是她从女性视角出发的分析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在清代,女性的声音往往被学术界忽视,即便有才华的女子也多是通过诗词文学的创作来表达自我,很少涉足严肃的经学讨论。慧心的出现,仿佛打破了学术界的沉默,赋予了女性学者在儒学讨论中一席之地。
在座谈会上,征服者首先从《春秋》三传中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入手,结合汉学的考据方法和宋明理学的义理分析,对清代学者在解释《春秋》时所采用的不同路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不仅引用了清初顾炎武的观点,还结合戴震的批判,对经义的考据与义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的发言逻辑缜密,显示出他深厚的经学造诣。
慧心紧接着的发言则有些出人意料。她并没有单纯地沿用已有的儒家解读方式,而是从“家国同构”的传统出发,提出了对《春秋》记载的历史事件中女性角色的分析。她指出,在许多史实记载中,女性的作用被忽视或淡化,而她们在家庭事务和国家大事中的实际影响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慧心提出,儒家经典中的很多讨论都涉及伦理关系,尤其是家庭伦理,而女性在这些伦理关系中的位置不应仅仅被视为被动的、从属的,而应当被看作是推动历史和维系伦理秩序的重要力量。她认为,清代学者在解释《春秋》时,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女性在家国事务中的作用,这不仅可以丰富对经典的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审视社会的伦理结构。
慧心的见解不仅打破了座谈会的沉闷氛围,还引发了在场学者们的广泛讨论。有人对她的观点表示赞赏,认为她从女性视角出发的分析为经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有人则持保留态度,质疑她的观点是否偏离了儒家经典的本意。然而,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慧心的发言无疑让大家重新思考了对《春秋》的诠释方式和传统经学的局限性。
征服者在座谈会结束后找到了慧心,对她的大胆见解表示钦佩。尽管他对她的部分观点还有不同看法,但他不得不承认,慧心的发言深刻而新颖,带给他不少启发。他感叹道:“今日之论,实为闻所未闻,慧心小姐的见解独到,不仅让在下受益匪浅,也让在座诸位耳目一新。若是能有更多机会一同探讨经义,必能进一步深化我们的学术理解。”
对于征服者的赞赏,慧心只是微微一笑,谦逊地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