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自己的国家和国君是份内之事。如果我背信弃义,帮你们对付我们国家,才是不守信用。
楚王想了想,还真是这么个理。为了弘扬正气,就放了解扬。
解扬回到晋国,后来做到了大夫一职,也算功成名就。由此留下了解扬守信的典故。
介子推割股啖君之后,晋文公重耳终于苦尽甘来,回到晋国做了国君。
晋文公封赏有功人员,却偏偏忘了割自己肉的介子推。介子推也不愿意争功,便带着老娘悄悄溜号,躲进了大山里。
,!
眼看着过了好久,晋文公再也不提介子推的事,解张可就看不下去了。
解张级别太低,基本上没有见到国君的可能,但是又想替介子推抱不平,就写了封大字报挂在城墙门口。
大字报的大概意思就是你流亡期间,众人跟随着。但是现在生活好了,其他人都升官发财,却偏偏忘了割自己肉给你吃的介子推。如此忘恩负义,怎么让天下人信服!
晋文公看到大字报,这才想起来介子推。急忙派人寻找,但是寻寻觅觅寻不到。
后来出高价发动全民搜寻,终于知道了介子推在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到绵山挨个搜寻,无奈介子推不愿意做官,总是找不到。
于是发了狠的晋文公,想到放火烧山,逼出介子推。
但是介子推心意已决,和老娘抱着被烧死,这就是火焚绵山。
明朝第一大才子解缙解学士,七岁就能作诗,读书过目不忘。
十八岁刚成年,参加高考就差点成了头名状元。
朱元璋本来想钦点解缙为状元,但是有人进言说解缙这名字不行。可不是因为解缙谐音是泄劲,而是这个缙太像坤,从而丢了状元。
不过我也挺纳闷的,解缙或者解坤,有什么不对劲呢?也许人家学问大,理解能力比我强几百倍,指不定联想到什么呢!
解缙死的比较惨,也非常冤枉。被一个叫纪纲的,将解缙灌醉后,埋在雪堆里活活冻死!
:()趣谈百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