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宁随跟着柳隐等人来到羌人部落,拜见了羌王迷当。迷当收下了金银珠宝,呵呵大喜,对柳隐等人说:“请放心好了,贵国如果需要我们出兵,迷当一定万死不辞。”柳隐拜谢说:“那我在这里先拜谢大王了。”
迷当又看向宁随,见宁随垂头丧气,萎靡不振的,于是好奇地问:“这位小兄弟怎么了,怎么耷拉着个脸?”柳隐见状,连忙回答说:“哦,是这样的,大王,在来到这里之前,我们与一些江湖门派交起了手,其中一位将军死于江湖人手中。那位将军和他的关系十分要好,他因此为那位将军伤心难过罢了。”迷当听后夸赞说:“是条重情重义的汉子,我喜欢。”
之后,柳隐觉得此地不宜久留,于是告辞了迷当就要离开。迷当为表谢意,亲自送宁随和柳隐等人出了部落。
路上,宁随依旧是闷闷不乐,一脸垂丧。柳隐尽管想说几句来安慰一下,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毕竟句扶的死自己也是始料未及的。就这样一路回到了汉中。
此时的姜维也因为北伐失败而被召回了朝廷。一时之间,朝廷的保守派声势浩大,纷纷指责姜维这次北伐失利,徒损国力。姜维对此也只能是据理力争,言兵马不足、羌人未能及时通盟,因此兵败。
刘禅听后,对兵马不足之事询问费祎。费祎直言不讳,称自己确实只是拨给了姜维万余兵马,但也称那是为了保证不会耗损大汉国力之下所能拨给姜维最多的军队了并直言自己也是为了大汉着想。保守派们大都力挺费祎。刘禅也不便治罪,对姜维说:“伯约啊,是朕之前让大司马负责统筹北伐事宜的,所以朕相信他,大司马他拨给你万余兵马也是为了保存大汉国力,以便之后能够继续与曹魏对抗。所以你也不要怪他了。至于北伐失败……嗯,那个,胜败乃兵家常事,你下次再好好努力就行了。”姜维见陛下都这么说了,也只好答应了。刘禅又说:“对了,你此次北伐还派人前往羌人处与之通盟,可有消息否。”姜维回答说:“暂且还没有,不过臣已经派人去打探消息了,相信很快就有消息了。”刘禅听后点头说:“这样好了,此次北伐失败并非伯约之过,实乃羌人未能及时通盟。这样吧,伯约再辛苦一趟,回到汉中等待羌人消息,待羌人与之通盟后,再抓住时机北伐。”此话一出,姜维大喜;保守派则纷纷暴跳如雷,出言反对。刘禅有些生气地说:“此事就这样,不用再议!”保守派们听后,不敢多言。刘禅又唤费祎说:“费祎,下次北伐还是由你来统筹事宜。”姜维听了,刚想反对。刘禅就仿佛是看穿了姜维的心思,对姜维说:“伯约,你也不要再说了,此事就这么定了。”姜维无奈,也只好遵命。
姜维回到了汉中,等待消息。没过多久,宁随和柳隐等人也回到了汉中。柳隐向姜维诉说羌王迷当已答应与大汉结盟,随时可以出兵。姜维大喜,突然看见句扶不在,便询问原因。柳隐沉默了一会儿,直言回答了之前所发生的事。姜维及在座众将得知句扶已经死了,无不哀声叹气。柳隐又说:“为了不让孝兴的尸体流落异乡,末将特意在当地买了口棺材,载着他一同前往羌人部落,又一同将他运了回来,如今正在军营外边。”姜维闻言,出去察看。
句扶已经死去多日,身上早已散发出了尸臭。纵是如此,姜维还是凑近在句扶旁边,注视着句扶良久。随后,姜维命宁随和柳隐将句扶送回家乡,风光下葬。
之后,姜维便将自己埋头于北伐事业上,只是一直没有寻到机会。正当姜维认为难以再次北伐之时,接连几个消息从天而降,传到了自己的耳中。
首先便是魏太尉王凌与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掌重兵于淮南,不满司马懿夺政,发动了叛变,结果司马懿率中军征讨,王凌见事败,降于丘头,饮药自杀。但是时隔不久,司马懿便重病缠身,死于洛阳。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继承司马懿的位置,并升为了大将军。
其次便是东吴方面的消息。东吴的皇帝孙权病亡,由孙权的第七个儿子孙亮继承孙权的位置。孙权病重之时,征召了大将军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会稽太守滕胤为太常,一道受诏辅佐太子孙亮。
最后则是司马师得知了东吴方面发生的变故,于是出动15万大军,任命司马昭作为都督,统领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兵分三路,攻打东兴。魏吴大战一触即发。
姜维打探到了这些消息后,认为魏国此时正忙于东线作战,无暇西顾,正是北伐的又一大好时机,于是上书费祎,请求加派兵马进行北伐。不料费祎还是只批给了姜维一万兵马,并写信劝说姜维。费祎在信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