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这个话语落下,群臣一下安静了下来。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这些聪明的大臣,心中已经开始明悟了。
这个波戈使节的到来,看来并非是偶然。
只不过,长孙无忌他们这些李二的铁杆,在这个时候自然是不会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李泰和支持他的这些大臣,多多少也明白了过来,心中开始有了一丝的犹豫。
尤其是李泰,这可是他把李承乾完全踩到脚底的最好时机,他不想因此错过。
支持李泰的大臣,则是看了看那黄金做的工艺品,心中摇摆不定,一部分则是在观察李泰的反应。
要是李泰带头依旧上奏,要求处置李承乾的话,那他们就算心中舍不得,也要力挺李泰。
就在李泰犹豫的时候,长孙无忌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一个办法,既可以让苏妃前往波戈受封,也不影响废太子受到处罚。”
李二看向长孙无忌,对于自己的这位大舅哥,他相信对方应该已经明白了自己想法,会提出他想听到的办法。
“辅机你说说看,有什么两全的办法?”
李二特意强调了一下“两全”,多年的默契配合使得长孙无忌一听,就明白了李二的意思,是让他说的办法是能够保住李承乾。
长孙无忌对着李二微微躬身,然后说道,
“陛下,废太子按照律法,是应该处以极刑。”
话音落下,李二脸色一下就不好看了,心中有些嘀咕,觉得自己这位大舅哥会不会是理解错了他的意思。
就在李二想要出声打断长孙无忌继续往下说的时候,对方的声音继续响起。
“可是,凡事都有例外。”
听到长孙无忌的这个大喘气,李二心脏感觉有些受不了。
长孙无忌说到这里,还特意看了看其他的大臣,似乎是等待他们出声反驳自己。
只不过,这个时候谁也没有开口,都在等着他继续说。
见到没人反驳,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丝的失落,他还想着有人跳出来反驳,然后再好好地打对方的脸。
其实,现在的朝廷之上,世家之人已经不复当初,能够撑得起场面的人,已经没有了。
剩下的那些,不是投靠了李泰,就是因为投靠李承乾被受到牵连,还有一少部分的人,现在完全就是抱着,混日子养老的心态。
何况,长孙无忌是谁?不单是位极人臣,备受李二信赖,人家还是李二的大舅哥,他妹妹是皇后,其他大臣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之下,谁也不想得罪他。
特别是,长孙无忌还有一个好久没有人提及的绰号,“老银币”!
得罪了长孙无忌,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他给阴了,就算是李泰如今强势崛起,在面对长孙无忌的时候,依旧不敢大意,平时见到了还要乖巧的叫一声“舅舅”。
要说朝中大臣有没有不在意长孙无忌的人,那肯定是有,这个人就是商国公冯辰。
只不过,现在的长孙无忌,和冯辰关系挺不错,并且冯辰还很少上朝了。
“陛下,臣曾经听商国公冯辰说过一句话,这句话臣一直都记在心里,现在废太子一事,臣认为很是符和。”
为了是自己的提议让别人无法挑刺,长孙无忌很是鸡贼的把冯辰搬了出来。
可以说,他接下来说的话,要是有谁还敢挑刺,那就不是挑他长孙无忌的毛病了,而是认为冯辰说得不对。
冯辰虽然不经常上朝,可就算是李泰,那也是生怕惹得冯辰不爽。
毕竟,得罪过冯辰的大臣,一个个数过来,就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李二这个时候,脸上也是带着笑容,问道,
“辅机你快说说看,辰小子他说的什么话,让你记忆这么深刻?”
其他大臣也都伸长了脖子,等着长孙无忌开口。
“陛下,冯国公说的那句话,是他在指导修改大唐律法的时候说的,叫做:法律不外乎人情!”
话音落下,所有人都在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房玄龄最先想明白这其中的含义,情不自禁的说道,
“夫法令之必本人情,犹政事之必因风俗也。为政而不因风俗,不足言善政;为法而不本人情,不可谓良法。”
“冯国公的思想境界,已经让我等仰望了!”
李二对于房玄龄的这话很是赞同,看了下方还在思考的群臣一眼,幽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