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笼罩,崇祯独自凝视着玄天策的光幕,面前展现着复杂的关系网络。东林党内部的分歧已经显现,温和派和顽固派的矛盾正逐步加深,这是分化东林党的最佳时机。
“东林党中并非所有人都铁板一块,”崇祯自语,“只要利用好他们的利益诉求,就能撬开这个看似坚固的堡垒。”
在一处幽静的府邸中,灯光隐隐透过窗棂。王安一身便装,低调地步入庭院,径直来到正厅。厅内,一名中年官员已经等候多时,正是东林党温和派的代表人物——礼部右侍郎徐天启。
“王大人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要事?”徐天启微微拱手,表情虽恭敬,却带着一丝探究。他虽为东林党一员,但性格中庸,极力避免站在风口浪尖,此刻却因秘密会面而隐隐不安。
王安淡然一笑,将一封密信双手递上:“徐大人,这是陛下的一封亲笔信。陛下对您心怀厚望,特命在下亲自转交。”
徐天启听闻“亲笔信”三字,瞳孔微缩,面上却强作镇定。他接过信件,缓缓展开,灯火映照下,信中的内容跃然纸上:
“地方自治与政策倾斜”:若支持改革试点,朝廷将赋予试点地区更多财政自主权,保留地方士绅部分特权。
“不追究旧账”:过往东林党与士绅的部分行为既往不咎,朝廷更愿将改革视为携手共进的契机。
“试点成功后的优待”:试点若见成效,将优先提拔试点地区官员入朝,进入权力核心。
信末,崇祯以“国事为重”四字作结,语气中既显露诚意,也不乏威慑。
徐天启的犹豫
徐天启看完信后,目光复杂,手指轻敲信纸,眉头微皱。他犹豫片刻,抬头看向王安:“王大人,陛下此信虽字字恳切,但试点一事对地方士绅的影响极大。试点成功,或许是百姓之福,但若失败,地方动荡谁来担责?”
王安看着徐天启,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徐大人,陛下已表明心迹,改革绝非一时之举,更非试探。试点的设立是为了稳中求变,而非激化矛盾。只要您愿配合,朝廷自然会给您足够的支持。”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低沉:“至于失败的可能性,徐大人何须忧心?陛下已另有安排,试点的成功是大局所在,绝不会轻易失控。”
徐天启默然无语,手中的信笺微微颤动。他知道,崇祯这封信的内容精准击中了温和派的软肋——既保留了士绅的部分利益,又承诺了未来的优待。这种以利相诱、以势相逼的方式,令他难以抗拒。
沉默片刻后,徐天启语气低缓地说道:“王大人,此事非小,可否给我些时日,让我仔细斟酌?”
王安淡然一笑,却话语锋锐:“徐大人,时日可有,但不是无限。东林党内部意见不一,您该清楚顽固派的行事手段。他们若继续执迷不悟,陛下不会袖手旁观。到时,您是否还愿意与他们同进退?”
此言如警钟敲响,徐天启心头一震。他明白,王安这是在提醒他,东林党内部的顽固派已经成为崇祯的目标。若温和派继续站在对立面,恐怕最终只能被一同清算。
他长叹一声,语气中多了一丝妥协:“王大人,陛下的苦心,徐某自会用心体会。我虽无法一言而决,但会尽力说服同僚,支持试点改革。”
王安满意地点头:“徐大人能为大局考虑,陛下必不会亏待。”
徐天启独自坐在书房中,久不成眠。他的目光落在信纸上,那些字句仿佛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对改革的支持,意味着脱离顽固派的立场,也意味着一次高风险的抉择。
“若我支持试点,士绅虽有不满,但能保住部分利益;若我站在顽固派一边,恐怕只有死路一条。”徐天启低声自语,内心渐渐偏向了支持试点。
与此同时,其他几名温和派官员也收到了类似的密信。他们或沉思,或试探性地与徐天启交流。很快,一个共识悄然形成:试点改革或许不可阻挡,支持试点才是明智之举。
两日后,徐天启以奏折的形式向朝廷递交了一份建议书。他在书中隐晦地表达了支持试点的意愿,同时请求朝廷对地方士绅施以宽政,以减少地方的反对声浪。
崇祯看完奏折,嘴角微微上扬:“徐天启,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他挥笔批示,亲自回信,表示将充分考虑地方士绅的实际情况,同时强调试点改革的必要性。信中未提任何威胁之词,却用柔中带刚的语气再次巩固了双方的信任。
夜晚,徐天启再次展开崇祯的回信,目光中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