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改革试点地区之一,这片曾因粮荒和赋税问题而动荡不安的土地,如今迎来了新的希望。崇祯派出的地方官员和玄卫记录员收集了详实的数据:
农户的税赋减轻三成,农民收入有所提高,许多人重新投入土地改良和基础设施建设。
粮仓系统的重整使得粮食分配更加高效,不仅稳定了市场价格,还建立了充足的灾备储粮。
地方治安显着改善,流民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重返家乡务农者逐渐增多。
一份份详细的报告汇集到了京城,崇祯在御书房中翻阅着这些数据,目光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他缓缓放下折子,转头对王承恩说道:“试点改革已见成效,是时候让朝廷和天下百姓都知道这一切了。”
数日后,朝会如期而至。乾清宫内,大臣们站列两旁,崇祯端坐于龙椅之上,神情平静而威严。内侍走到殿中,捧着一份厚厚的奏报,恭敬地呈上:“陛下,这是河南改革试点的最新成果,请陛下过目。”
崇祯接过奏报,目光扫过众臣,语气平静却充满力量:“朕今日召诸位,是为了将河南试点的实际成效呈现给朝廷。此改革,关系到百姓疾苦,事关大明未来。朕希望每一位官员,都能认真听取。”
他挥手示意,内侍开始大声宣读奏报。
粮仓改革的成效:改革后粮仓制度更加透明,地方储粮增加了两成,市场价格波动大幅减小。
税负调整的成果: 农民税赋减轻,每户平均节省两斗粮,重新投入农田建设者人数增长三成。
地方秩序的恢复:曾一度出现动荡的地区,犯罪率下降,村镇复苏,贸易往来渐渐活跃。
奏报的宣读如同一道响雷,震撼了整个朝堂。原本试图再度质疑改革的东林党成员,此刻却无从开口。周延儒紧握着袖中手指,指节发白,他的目光闪动,试图寻找任何漏洞,但报告中的数据详实而精确,每一条都显得无可挑剔。
一名顽固派官员忍不住低声说道:“这些数据……难道都是真的?”
周延儒没有回答,他的脸色阴沉,额角隐隐渗出冷汗。
崇祯将一切尽收眼底,他目光微微一冷,淡淡开口:“朕知道,有些人曾质疑试点会扰乱地方,但事实已经证明,试点不仅稳定了地方秩序,还为百姓谋得了实利。诸位大人,还有何质疑?”
话音未落,整个朝堂一片寂静。几名中立派官员交换了目光,显然已被奏报中的数据说服。
短暂的沉默后,一名中立派官员出列,恭敬地说道:“陛下英明,臣听闻河南之地的确变化巨大。改革虽有阵痛,但显然成效初显。臣愿继续支持试点的推进。”
他的发言犹如破冰之锤,立刻引发更多中立派官员的响应。接连有几人出列,纷纷表达了对试点改革的支持并提议进一步推广至更多地区。
东林党成员目睹这一切,面面相觑。钱谦益低声说道:“现在不是反驳的时候,冷静,等时机再行动。”他心里明白,此刻的任何争辩都只会加剧东林党的被动局面。
看到朝堂上的风向转变,崇祯适时开口,他的声音低沉有力:“改革是为了大明的长远稳定,朕深知其中的艰难。但正因为如此,朕才需要你们每一位大人,共同为这片江山努力。”
他转头看向叶知秋和几名年轻官员:“河南的成功,离不开几位爱卿的努力。朕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将改革试点的成果继续扩大。”
叶知秋出列跪拜,神情坚定:“臣等必不负陛下所托!”
崇祯满意地点头:“很好,河南和山西的试点将作为模板,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同时,朕要对试点中表现优异的地方官员予以嘉奖,以激励各地推行改革。”
朝会散后,东林党核心成员悄然聚集在周延儒的府邸中。房间内灯火通明,但气氛沉闷如死水。周延儒端坐主位,面色铁青,双手紧握茶盏,久久未发一言。
“今日朝堂之上,奏报将改革的成果呈现得如此完美,我们竟无法找到任何反驳的机会。”一名顽固派成员愤愤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压抑的怒火。
另一人冷笑一声,语调低沉:“改革的试点看似成功,但我们都清楚,所谓的‘数据’不过是朝廷用来塑造舆论的工具。河南的民生真如他们所说的那般改善?试点背后是否隐藏着未被揭露的问题?”
“够了。”周延儒终于开口,语气中透着威严,“无论奏报真假,我们必须承认,此刻的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试点的成功意味着陛下在朝堂上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