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豆类的根系能固氮,确实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在总结山西试点的经验后,赵涵带领农政司官员将这套方法迅速推广到其他地区。他们设计了简单易懂的教学图册,向各地农民传授种植技巧。
在湖广的一个村庄,一名农政司学徒拿着图册,在村口搭起讲台,对围观的村民说道:“这是皇上亲自指导的种植方法,不仅能提高收成,还能保护土地。大家照着试试,保证能见效!”
村民们将信将疑,但还是按照图册的指导开始尝试。几个月后,村里的田地也逐渐恢复了生机。
“这真是神了!以后咱就按皇上教的来种!”一名村民兴奋地说道。
随着各地试点的推进,“旱穗”的推广速度大大加快。更多的地方开始应用山西和湖广的成功经验,粮食产量显着提升。全国粮仓储备也因此更加充实,为应对未来的不测提供了保障。
崇祯收到地方的反馈报告后,感慨万分。他在朝会上说道:“今日的成果,离不开地方官员与百姓的共同努力。朕希望,未来的大明,不再有饥荒,不再有贫困。”
朝堂内群臣齐声回应:“陛下圣明!”
随着“旱穗”的全面推广,粮食增产的效应逐步显现。原本因天灾和士绅囤粮导致的粮价波动迅速趋于平稳。朝廷在主要粮食市场推行固定区间价格政策,百姓的生活负担明显减轻。
在京城的一处集市上,一名年轻妇女提着米袋,满脸欢喜地说道:“以前一石米都快买不起,现在便宜了不少,家里人也能多吃点了!”
旁边的商人附和道:“听说这是皇上的“旱穗”和粮仓政策,朝廷做得好,咱们日子才好过!”
百姓的支持声从集市传向更远的地方,让朝廷的威信进一步巩固。
为了表彰试点地区的成效,崇祯下令在河南、山西等地竖立“改革之碑”,铭刻成功经验与参与者的名字。这一决定不仅激励了地方官员和百姓,也成为大明改革历史上的重要象征。
在河南的一处碑前,一名年轻的农政司官员站在碑下,眼神充满了骄傲与敬意。他低声说道:“这是属于百姓和朝廷的共同胜利。”
夜晚,崇祯独自坐在乾清宫内的书案前。他的目光落在舆图上,那些标记着成功推广高产作物的省份像一颗颗明亮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