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三场之后的赵鸿义和苏惟钧都十分疲惫,休息了三天才缓过来。这三个多月以来两人一直奔波于各地,忙于各种考试,现在终于能暂时轻松几天了。
在等待乡试结果的这十来天时间里,也是众多考生最为放松的时刻。
暂时卸下了考试的压力,考试结果也还没有出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只要不是考得实在太差的人,都会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中举的。
这让大部分自我感觉还可以的考生心中都存着一个念想,万一中了举,自己会怎么样呢?
这段时间里,南京城里的各家酒楼茶社的生意是最火爆的,每天都有无数的读书人聚集,或喝茶,或买醉,或天南地北的闲聊,就是一点也不想聊考试。
赵鸿义和苏惟钧也不能免俗,今天与这几个聚聚,明天又与那几个聊聊,每天都有不同的聚会。
时间来到八月二十八日,乡试阅卷已经进行了十多天,考生的名次应该差不多定下来了,发榜应该就在这两日了。
这时候考生们都开始有些患得患失起来,既盼望着早点知道乡试的结果,又担心自己考得不好,榜上无名。
最近这两天,许多人的关注点开始渐渐集中到乡试上,纷纷到贡院附近的茶社里喝茶打探消息,导致这些茶社家家爆满,无一例外。尽管茶社老板已经尽可能地加了不少桌凳,甚至都把桌子摆到了街上,仍然难以满足汹涌而来的考生们。
赵鸿义此时也正与一群松江府考生在一家茶社里等待着贡院传来消息,茶社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喊道:“发榜了!发榜了!”
呼啦一声,整个茶社沸腾了,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朝外面望去,许多人纷纷呼叫老板来结账。而有些心急的人则直接丢下一串铜钱,头也不回地冲出茶社。
此时街道上人潮汹涌,都朝着贡院大门的方向奔去,不但有参加乡试的考生,还有许多想看热闹的普通百姓。
乡试是三年一度的国家伦才大典,每一次乡试过后,都会有不少原本穷困潦倒的考生实现鲤鱼跳龙门式的阶级飞跃,从此飞黄腾达走上人生巅峰。
这样奇迹般的故事将会反复在众人的眼前上演,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现场看热闹的百姓也会从中感受到巨大的喜悦,仿佛这件事他们也能沾到一些喜气一样。
更有许多的百姓会将这样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激励他们奋发有为,这或许也是许多百姓喜欢看这种热闹的原因之一。
当赵鸿义等人走出茶社时,大街上已经是人头攒动,非常拥挤,后面还不断有人往贡院这边赶来。他们便也随着汹涌的人流往前走,走到离贡院大门还有一百米左右的距离时就再也走不动了,前面是人山人海,接踵摩肩,比乡试点名的时候更拥挤。
赵鸿义等人只得停下来等待着,前面不时传来高声的惊呼和狂喜的大笑声,这必然是有人看到自己中举了,一时失态之下发出的声音。后面等待的人都急得抓耳挠腮,可是偏偏无法向前挪动一步。
现在榜单刚刚张贴出来,聚集在榜下的人群不反复看个三四遍是不会散开的,找到自己名字的人自然是原地大笑或手舞足蹈,而没找到自己名字的人必然不死心,会反复寻找惟恐遗漏,于是就造成了现在这种“堵人”的局面。
直到两刻钟之后,第一批看榜的人大多失魂落魄地缓缓离开贡院大门前,人群终于松动了些,赵鸿义得以来到离张贴金榜的照壁处不足五十米的地方,不过这里距离仍然太远,根本看不到榜单。
随着时间的流逝,看过榜的人越来越多,可惜绝大部分都是榜上无名之辈,他们辛辛苦苦准备了三年最终却还是名落孙山,心里很难接受这样的结果,于是这样一幅乡试百态图便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有人无奈摇头,失魂落魄而去;有人心有不甘,一脸悲愤;有人冷笑连连,愤世嫉俗;还有人泪流满面,疯疯癫癫……
待榜下的人群又松动了一些之后,赵鸿义抓住时机挤到了榜前,这个距离终于能看清榜上的文字了,他努力踮着脚尖,从人缝中朝乡试榜看去。
“兴德十五年南直隶乡试榜”,“中式举人一百三十五名”,这是最右边开头的两列文字。
赵鸿义呼吸有些急促起来,他缓缓移动目光,从右向左一个个扫视着榜单上的名字。
第一名 程泰 苏州府长洲县廪生
第二名 孙来远 安庆府怀宁县增生
第三名 苏惟钧 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