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闻之外,占据报纸版面最多的还是各种商家广告和商品供求信息。
“南京醉仙居酒楼定于六月二十八日开张大酬宾,开业三天内所有菜品酒水一律享八折优惠,欢迎各位客官前来品尝。酒楼地址:南城大中街淮清桥附近。”
“南京广泰隆布庄,有大量棉麻布匹出售,种类繁多,花色各异,批发零售均可,欢迎新老顾客惠顾。地址:锦绣坊西街口。”
“苏州裕盛昌绸缎行,主营各色绫罗绸缎,精美华丽,量大质优,是达官贵人们的上上之选。地址:苏州盘门东大街。”
“南京聚鑫顺商行,主营南北货及各色杂货,品质上乘,价廉物美,欢迎客商上门选购。地址:下浮桥柳叶街。”
“南京万卷书楼,本店有各种名家时文选集、最新话本小说出售,装帧精美,价格实惠,欢迎惠顾。地址:三山街。”
“美酒四粮液,传承百年工艺,畅享尊贵体验!宴饮佳酿,请认准四粮液,南京西河庄酒坊荣誉出品,各大酒楼均有销售。”
……
这些广告和供求信息有些是严伯毅的老关系,有些就是自己人的店铺。
比如苏州裕盛昌绸缎行就是杜锡哲家的产业,而南京聚鑫顺商行就是严伯毅自己的产业,至于万卷书楼和四粮液自然不用多说了。
由于是第一期创刊号,所以这些广告都没有收费,算是赠送的一次服务。至于以后,只能先观察一下效果再说。
赵鸿义知道,《江南时报》必须在社会上造成一些轰动效应,打出一定的广告效果来,才能让这些商家们心甘情愿地掏钱在报纸上打广告,否则他们绝不会白白让自己的钱打水漂的。
然而报纸这一新生的事物肯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订阅量,所以一开始只能采取免费赠送的策略,迅速将报纸推广出去,这样才能尽快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影响。
经过几个账房先生测算,《江南时报》创刊号的成本大概在每份十文钱左右,这已经是众位股东们精打细算之后的结果了。
然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十文钱仍然不便宜,大多数老百姓应该都不会舍得用十文钱来买一份报纸,恐怕只有商家才能负担得起。
幸好赵鸿义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从一开始就决定把商家作为《江南时报》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所以他才会让广告部和发行部的员工不停地拜访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商户。
创刊号一共印制了五千份,每份成本十文钱,这一下就花掉了五十两银子。
对于各位财大气粗的报社股东来说,五十两银子当然不算什么,现在报社的公账上还有将近一千两银子的流动资金,完全能够负担得起。
不过报纸这东西可是要定期出版的,要是每次都要花五十两,再大的家底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
更何况每个月还有几十名报社员工的工钱要发,报社办公场地的租金要交,各种日常用度比如水火、餐饮、笔墨纸砚等等都要付钱,长期下来也不是小数目。
所以众人纷纷祈祷各路神仙,保佑《江南时报》一炮而红,早日大卖,至少要能够收回成本,不然可就骑虎难下了。
既然现在创刊号已经印制好了,那就事不宜迟,早点将报纸发行出去才是正事。
于是将少量报纸收藏在报社库房里作为资料留存之外,其余的四千多份报纸便由发行部的员工快马加鞭地分送到各处事先已经谈妥的商家那里。
当然这四千多份报纸并没有全部在南京发行,因为之前杜锡哲在苏州,苏惟钧在上海,庄俊豪在杭州都已经预先做了准备,利用各自的人脉关系联络并谈妥了不少商家。
这回报纸一印制好,发行部的人便分别发送了几百份报纸到这几个城市,送到几人的家中,再由他们各自的家奴负责上门分发。
因为现在是草创阶段,暂时只好采取这种方式应应急,等以后业务量上来了,再考虑在几个重点城市开设分部。
而对于这种免费送上门来的刊物,商家自然也是乐得接受的,反正试试又没有坏处。
赵鸿义早已经将这些人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即便报纸上的信息对商家毫无用处,至少纸张还是有点用的,用来包东西、垫桌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不济还能拿来擦屁股,绝不至于一文不值。
所以凡是报社员工拜访过的商家,就没有一个不愿意的。
而首批赠送的商家也是经过赵鸿义等人精挑细选过的,以酒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