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后,早朝刚开始,沉寂了不知多少年的登闻鼓被敲响了。
两盏茶的时间过后,两名风尘仆仆、衣衫褴褛的灾民跪在了阶下,口呼万岁。
皇帝皱起了眉。
六部是朝廷重中之重,任一部群龙都不可无首,他关了李尚书等工部官员,本就犹豫烦恼不已,不想这群灾民还是来了。
灾民一上告,这件事就必须有个结果,即便他不愿意,也不得不摘几颗脑袋安抚民心。
然而再怎么不情愿,登闻鼓响了就是响了,皇帝不能逃避。
“你们从何处而来,见朕欲告何事?”
那二人中带着几分书卷气的人叩首。
“回万岁,学生是芳定县人士,此次面圣不为告状,只为陈情。”
这一句话,就把安宁润刚刚翘起的嘴角给拽了下去。
皇帝也觉得出乎意料,神色诧异了一下,忙问道:
“你想为何人或者何事陈情?”
那人垂眸把芳定避难所存粮遭劫,有人恶意散播谣言的事娓娓道来,再叩首道:“学生有罪,学生是开明三十六年的举人,却也被歹人利用,因为腹中饥饿而蒙蔽其中,险些中伤孙知县和其余大人,所以不敢不前来对万岁陈情。”
皇帝很是疑惑,这和他命人去打听的消息不符啊,十人中有八九都说没见过存粮,总不至于东厂的人倒霉到问过的每个人都是不怀好意的吧?
“既地方呈报的情况属实,你们为何要对彼此撒谎?前些时日朕曾命人暗中查访,可大多人都说存粮并非失窃。”
举人叩首,示意让跟从的老汉说话。
那老汉磕了三个头,报情况之前先告罪。
“万岁爷,草民也有罪,前些日子大家伙肚子饿、火气大、脾气急,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张家说给李家、李家再传给赵家,一家比一家传的邪乎,慢慢的大家就信了,怪上了孙老爷。草民有幸,的确也被人问过有没有见过粮食啥的,但是草民当时也有气啊,气昏了头了,而且草民不知道差大人们说的啥……守山粮……是个啥东西,就胡乱答了没见过。”
老汉颤颤巍巍指了指旁边的举人。
“还是后来这个后生告诉了草民,说孙老爷派人运了一车又一车那些砖头,就是守山粮。万岁爷,草民这才明白事情是搞错了,那东西……在我们当地,都是叫做萝卜砖砖的,没有人知道它还有别的名儿……”
闹了半天居然是场天大的乌龙,皇帝气不打一处来。
“即便你们不知守山粮是什么,又为何敢对其他人信誓旦旦说,并未见过守山粮?”
老汉哆哆嗦嗦连连磕头,那举人忙着辩解道:
“万岁息怒,各地有不同的叫法和习俗,他们不知道的东西,自然只能说是不知道、没见过了。”
也的确有理,饿着肚子的人怎会没有怨气,何况他们当时被人挑唆,连撒气带无知的胡乱说,没见过便成了不存在。
只是他们撒气也好、挨饿也好,皇帝险些错杀国之栋梁,生气也是难免。
愚昧也是错,差点酿出大祸来他们也有罪,虽说法不责众,但问到他眼前的这两个人,却该挨点罚。
皇帝带着两分气闷,细细打量了他们几眼。
“朕听步军统领禀报说,你们来了几百上千人,想是选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和一位学问稍通的来击鼓。敲登闻鼓是要挨板子的,你们两个却不像受过刑的样子,莫不是逃刑了?”
皇帝看样子是很想补个三五板子,那二人却并未慌乱。
“万岁,学生是懂规矩的,不敢逃刑,三十大板一下不落,只是有人念我等连日赶路操劳又受过饥饿体弱,替我们挨了,我们才能完好出鼓院得见圣驾。”
此言一出,皇帝本能觉得不能再往下问了。
这些人是被人挑唆,冲着告御状来的,可如今却变成了陈情,救他们原本该告之人脱罪,这其中必定有两股不小的势力从中对峙。
其中一股,已经基本能确定,即便不是安宁润,也与安宁润有关。而能与皇子对抗,短短数日扭转乾坤,另一股肯定也不简单。
皇帝瞥了一眼面如止水的安永清,挥手下令释放工部尚书李元庆和孙知县等人,给他们即刻官复原职,并行赏赐以示安抚,随后退了朝。
安永清毫无意外的又被留下了。
“在朕的认知中,有这个本事的人便只有你,可你好端端的站在这,想必又是瑾儿那丫头与你在打配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