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惊醒了,揉揉眼睛,向车窗外面望去,他们到达的地方竟然是在闹市。
他们下出租车,穿过闹市,来到一个小巷子里。复都姆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条,反复观察这里周围房子,他最终确认面前的小洋楼就是那个人所住之处。
李顾的眼睛相当锐利,就在复都姆合上纸条的瞬间,李顾隐约看到上面的文字,他竟然不认识上面的文字。
,!
复都姆轻轻的敲一下房门,并没有人答应。他们在门前等几分钟后,才有人出来开门,是一位七十岁上下的老者。他身着唐装,体态略胖,似乎腰不是很好,杵着拐杖,走路极慢。
他看到李顾三人后,倒也不是很意外,轻声对他们说道,“你们都进来吧。”
老者说完便转身走进屋内,他走得很慢,李顾他们也只能默默的跟在他后面。
这座小洋楼分上下两层,屋内布置得古色古香,装饰也很有韵味。老者带这他们来到一楼的客厅。
老者示意他们坐在椅子上,而椅子旁则早已沏好茶。老者喝了一口茶,缓缓的说道:“我已备好茶,你们品尝一下。”
李顾也不客气,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这是上等的好茶,老爷子好品味。”老者哈哈大笑:“看来小友是懂茶之人。”李顾听完谦虚的说道:“略懂一点。”
复都姆没有喝茶,而是在末座正身坐着。张千千则不停的观察屋内四周的环境。
老者问道:“小友姓甚名何?”李顾答道:“木子李。”但他没有说出名字,他向老者问道:“请教老先生的名讳。”
“老夫的名讳不便相告,你们叫我老唐便可。”老者回答道。“那好,唐老,我们来此是有件事要请教您?”李顾直接说道。老者喝了口茶,缓缓说道:“可以,说吧。”
李顾拿出那块古玉,双手递给老者,“您看一下这个。”老者接过古玉,拿起桌上的老花眼镜,不停的打量这块古玉。
一刻钟后,老者开口说道:“确实是真品无疑,不过这块古玉正面中间的图案是后刻的。”李顾有点诧异,“这怎么可能?这上面的图画怎么看都像和它周围的文字是同时雕刻而成的。”
老者看出李顾心中生疑,“其实就连我也看不出端倪,不过老夫确信是后刻的。”
“您的意思是这图画是近些年造刻的?”李顾问道:“我怎么看着不像啊,您有何依据。”老者点点头。
老者缓缓说道:“因为在四十几年前老夫有幸看过这块古玉,那时没有中间这幅图画。”
随后他给李顾他们讲述当年所发生的事。
当年我响应国家号召,前往西北的一个小村庄下乡插队。那个村庄的人民淳朴且好客,对我这个外省来的青年极为热络。他们把村里最好的房子让给我住,待我极好。
我来到村庄差不多一年后,一天夜里,村里来了一名年轻人,说是和家人走散了,一路流浪到我们这个村庄。我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他告诉我老家是晋西省,我一听原来是老乡,而且还说一口流利晋西话。
当晚我就让他在我住的房子里过夜,当年晚上他苦求我让他留在村里,他没有地方去。我于心不忍,便让他留下来。
村民睁一只闭一只眼,只当他是新来插队的,也不过问他的来历。在此后的几个月里,他和常人无异,白天干农活,晚上和我谈天论地,我们什么都聊,我感觉他是读过书的。
有一天晚上,下着大雪。到了半夜,我听到他屋里有响动,一开始我没在意。可是不一会儿,他打开房门,好像要到外面去。我寻思着这大雪天的,外面那么冷,他出去干嘛。
我下了炕,披着大衣,拿了手电筒,但没有打开。偷偷的跟随在他后面,只见他来到一座土墩里,在那里徘徊十几分钟。随后在半坡处,用铲子深挖下去,他似乎是在挖坑。
几分钟后,他好像想挖到什么,然后他从不远处搬来几块大石头,往里面砸去。我以为他要破坏什么东西,赶紧上去向制止他。
他见到我时,感到很惊慌,朝我跪下来,我立马将他扶起来。他向我求饶,说这座墓里面的东西我们一人一半。这时我才知道这里面是一座古墓。
我考虑很久,还是同意和他一起进入墓葬里。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没有往下说。李顾也知道他可能想隐瞒些什么,也不向他追问下去。
随后老者继续讲述。我们从墓里拿走很多陪葬品,其中就有一块古玉,和你这块一模一样,但是没有中间的